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激荡起文学的澎湃力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激荡起文学的澎湃力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2-22 02: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激荡起文学的澎湃力量

  ——6位与会80后文学评论家代表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5点希望: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总书记特别强调,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版邀请6位与会的80后文学评论家代表畅谈心得体会。

文学书写要有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的视野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培浩

  文艺通过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描绘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既不能抽象,也不能流于空泛,而要有相应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是海纳百川,是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的辩证统合。千江和百代的一个方面是驳杂,假如没有大历史观,没有对历史总体性的把握,必然迷失于历史的杂多碎片和蜿蜒迷宫之中。由此描绘的新时代新征程可能只见枝叶不见树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碎片性不见总体性。

  当代中国最大的历史总体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文艺如何书写这个历史进程?历史总体性的存在,并不是要取消文艺工作者的思考,而是需要更多深入的思考和辩证的揭示。举例来说,一个当代作家如果要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必然跟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相关,但其具体问题并不因这种历史总体性的存在而能够一揽子解决。换句话说,历史总体性是一种视野,一种书写的倾向,而不是一个现成的答案。并非所有的生活,都能够代表新时代新征程;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映照着历史总体性的光芒。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文艺界因为对僵化本质论的反思而丧失了对历史总体性的信任,这是一种矫枉过正。

  假如一个作家要书写大湾区,我期待这种书写既能向此时此刻大湾区无数人民的悲欢经验敞开,也向大湾区丰富多元的历史和文化敞开。换言之,这种书写必须有一种历史的根须,深深扎根于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由此才能看见近代中国汇入世界的历程,看见中国如何艰难地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看见现代中国如何携带着其古老文明和当代道路,汇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中。这样的书写,历史中映照着当代,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又深刻勾连着世界大势。这才是真正将当代性和历史性结合,描绘出恢宏气象的作品。

人民史诗具有深沉力量和隽永魅力

信阳师范学院教授、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吕东亮

  史诗性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柳青的《创业史》、李凖的《黄河东流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史诗性作品,以恢宏壮阔的气度书写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复兴的历史进程,激发了亿万读者的爱国之情和奋进之志。如今,作家处在新时代新征程这一历史方位,要努力创作出新的、具有深沉力量和隽永魅力的史诗巨著,铸就文艺高峰。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需要作家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要我们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会发现人民群众的可爱可敬之处,就会体认到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时代创造者的伟大力量,就能生发出创作人民史诗的文学抱负。时代新人形象、英雄人物形象是史诗性作品的主要元素,新时代的英雄、新人层出不穷,期待作家去书写和塑造。我们要热情地拥抱人民,主动走出斗室,走出自我主体性幻觉,将艺术之我融入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倾情呈现人民的英雄壮举,倾心塑造新时代的新人形象,为时代立心、为人民立言。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需要作家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不断锤炼阅读生活的能力。认识照亮生活,思想成就品质。只有以历史主动精神参与伟大实践,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阅读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洞悉生活本质,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大格局、大气度、大关怀,充满激荡人心的力量。当下的一些作品之所以让人有碎片感、虚无感,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的作者以自我得失为心理依据,逐步丧失思考大世界、大时代的能力,写作也就只能停留于杯水风波、一己悲欢,被时代和人民所拒绝是理所应当的事。

文学的新格局呼唤观念的新突破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乌兰其木格

  当下时代,文学在新媒体的催动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文学与艺术的固有边界被延展或重塑。其表现为创作形态日渐丰富、文学观念日渐敞开、艺术手法日渐新异、艺术门类日渐融合。21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短视频、AI写作、“剧本杀”等新的文艺类型正在展现出新的可能性。不管我们是欢迎还是排斥,文学艺术的格局已然发生深刻变化。譬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的作品,在文字中往往穿插着视频、音频、动态图画等艺术门类,这种多媒体作品努力营造出逼真感,调动起人类身体感官的全面参与,较之印刷时代的单一文字表述,更为立体和丰盈。显然,这种杂糅和互融互通无法归类到既有的艺术门类中,意味着文学艺术已经溢出了原有的边界和限定,处在新形态和新范式之中。

  面对这些转变和挑战,文学批评界往往陷入或选择性盲视或尴尬的失语中,缺乏理论的创新与建构能力。守旧和抱残的批评家甚至看不懂新媒体文学,更谈不上深入的理解和阐述,导致文学创作现场与批评实践的“双翼”不能协调一致,无法与时代保持同频共振。

  广大文学工作者应增强自我突破和革新的勇气,不能简单粗暴地将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置入粗制滥造与精心布局、商业消遣与精英品位、感官刺激与深邃雅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事实上,新媒体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文学工作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穿行其间,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去了解并有能力作出阐释。

讲述中国故事应该是鲜活的交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项静

  我们这个国家和时代从不缺少故事,从空间上来讲,城乡之间,东西部之分,南北差异,沿海和内陆,并衍生出地域、城市、乡村、县城、工厂等特殊的写作对象空间,这种由空间而产生的特殊生活和差异、区割之下到处都是自己的“故事”。从时间上来说,历史是我们“故事”的另一个来源,近几年我们看到大量唐、宋、明、清的故事书写和革命历史故事书写,我们有传诵历史的文学传统,每一代人都有重述历史的叙事冲动和必要。

  我比较认同一种说法,文学是鲜活的交谈,讲述中国故事也应该是鲜活的交谈,是伸出一只手,期待另一只手去握住。交谈不是独白和片段,而需要时时调整自己的语调、情绪,并聆听外界的回响,所以整体性的认知、真挚的表达、真实可信是首要的。鲜活的生活和当下人民真实的所思所想是文学艺术最重要的“中国”元素,需要从流行观念和狭隘意识的挟持中解放出来,对当代中国社会情感结构进行切实的观察和体悟,当然还需要与之匹配的新的叙述方式和当代价值观的介入。

  另外,中国故事不是中国“消息”。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里批评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拥塞的“消息”,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世界各地的消息,但是很少见到值得一读的故事。这是因为每一个事件在传到我们耳作者对最异乎寻常和最不可思议的事物进行最精确的描述,却不把事件的心理联系告诉读者,无法让生活向艺术敞开无尽的可能性和复杂性。同理心、复杂性与难题性可能恰恰是中国故事走向人类故事、全球情感共同体的一条通道。

  中国故事的讲述是一个综合体,它涉及众多学科的知识,比如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新的观点和认识框架,新发现的材料和解读方式,新的田野调查都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支持,只有借助新的知识,才能建立理解的维度,叙事的自信,想象的空间和伦理的边界,才能讲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故事。

文艺创作是超越性的精神活动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颜水生

  坚持弘扬正道、追求德艺双馨既是对文艺工作者自身修养的要求,又是对文艺作品精神内涵的要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朝乾夕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传统美德,作家要善于汲取中华传统美德,以实现立德树人、铸魂培根。

  作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积极从中华传统美德汲取精神力量。文如其人,立文必先立己,立己必须铸己。孟子说,在生活中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在工作中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荀子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新时代在阔步前进,我们更应该积极进取,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创作出不负时代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

  作家善于发掘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民族脊梁,要坚持弘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才能为世人弘美德。天地有大德,文艺也要有大爱。只有真正做到虚怀若谷、厚德载物,才能创作出大情怀大智慧的作品。“朝乾夕惕”就是“反身修德”“三省吾身”,也就是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人生态度。修身养德是文艺创作的必然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气魄和理想,更要铭记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诫言。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来源,作家不仅要以先哲大家为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以普通百姓为师,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艺术的真谛。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把文艺创作视为一种纯粹的超越性的精神活动。我们也应该不为虚名所迷,不为利益所惑,只有保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才能真正获得艺术的精髓和自我的超越,才能为自身留清名。

网络文学要有贴近生活的烟火气

三江学院网络文学院副院长 赖尔

  当前,网络文学产业已经进入转型期,从蛮荒的流量拼杀时期进入深耕精品化创作的时代。网络作家要顺势而为,积极应对。

  从创作原动力上,网络作家要正本清源、坚定理想,回归创作初心。网络文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文学爱好者将自己的文学作品通过BBS论坛等载体进行发表,免费向论坛网友进行分享,寻求共鸣。因此,早期的网络文学作品对艺术性有较高追求,创作者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只是通过网络渠道撰写文章、发布文章,完成创作自我表达的同时,也实现与网友交流探讨的目的。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文学产业越发成熟,读者数量不断增多,付费阅读、版权销售等盈利模式为网络作者带来不菲的收入。于是网络文学的创作原动力发生改变,从“自我表达、大众分享”变成“服务读者,赢得更多流量,赚取更多的报酬”。

  相比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具有作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这使得网文更加贴近市场,也更容易通过后续文化产品的开发,带来更高的社会传播力。然而,部分网络作者屈服于金钱,沉溺于“流量思维”,这就丧失了初心。网络作家应该有崇高的理想,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给读者以精神和审美的滋养。

  从创作目标上,网络文学应由“虚”到“实”,走入人民的实际生活之中。如今的网络文学类型多样,题材多变,还出现了跨专业、跨学科式的题材融合新风向。然而,网络文学不仅要九天揽月,也要回落人间,不仅要有飞天遁地的脑洞,也要有贴近生活的烟火气。

  没有生活的创作,是悬浮的,是脱离实际的。即便是玄幻文、科幻文,哪怕构建了全新的世界观,但对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依然脱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百态的经历与感悟——而这恰恰是宅家码字、日更上万字的网络作家所欠缺的。

  网络作家也不能只盯着看似瑰丽的虚幻世界而忽视现实题材创作,更不能永远待在舒适区,为了追逐人气而被禁锢在某一特定题材,不断地重复自己。网络作家要勇于面对现实题材,书写新中国的伟大发展进程,书写当下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断奋进的壮阔历程。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2日 1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