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3-03 04: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稳中求进看大势】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姚亚奇

  惊蛰将至,政策“春雨”滋润下,亿万市场主体的“春苗”在蓄势生长——近日,18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43项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出台,这必将漾起中国经济新的澎湃活力。

  好雨缘何知时节?

  是察势驭势的清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是以变应变的智慧——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注重精准、可持续,减税降费力度更大,微观政策将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科技政策将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将进一步激活发展动力。

  志之所趋不可阻,穷山距海不能限。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时期关键之年,面对预期转弱的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准确把握发展的时与势,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各种不确定性中筑牢最大的确定性;我们踔厉奋发稳预期,笃行不怠信心足!

  政策靠前发力,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锡膏印刷、芯片实装、线束电阻插件、功能测试……希革斯电子(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一季度已接生产订单6700万元,同比增长39.58%,‘开门红’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这家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的厂长艾宝华告诉记者,去年汽车行业整体“缺芯”,原材料一价难求,公司不仅生产成本直线上升,而且因为订单不能及时生产交付,损失巨大。

  “好在孝感税务部门主动用税收大数据帮我们匹配生产链上游企业,为公司采购牵线搭桥,还帮我们用好出口退税、减免增值税等政策,让我们享受到各类税收优惠2000余万元。”艾宝华说,“有政府部门支持和好政策加持,公司已经挺过‘寒冬’。听说最近又有十几项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出台,今年减税降费的力度也更大,我们现在信心满满,今年准备再增一条生产线,销售规模预计能增长1.5倍!”

  不只工业企业,受疫情影响,这两年,餐饮业、旅游业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餐饮名店新城渔村总经理梁桃曾经历过资金短缺、关门歇业。“庆幸国家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为我们注入了暖流。”得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梁桃的信心更足了,“我们中小微企业又将迎来一个复苏和发展的‘春天’。”

  政策效果怎么样,微观主体是受益者,也是“阅卷人”。围绕市场主体所困所盼,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18条内容从金融信贷、财政税费、保供稳价等政策入手,着力解决制约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掣肘问题。《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43条内容着力支持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更好发挥服务业就业最大“容纳器”的功能。两份文件,针对性强、含金量足。

  为的是什么?为了给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让市场主体充满信心地阔步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的回答一语中的: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挑战,只要保住了市场主体,就保住了经济发展的根基。只要市场主体保持活力,经济发展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只是一个缩影,照见的是稳预期的决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的支持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连串“硬举措”聚焦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从稳外贸到促内外贸一体化,从稳投资到扩消费……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靠前发力,稳预期、提信心,助力经济“开门稳”。

  创新驱动添力,不断壮大发展动能

  2月27日,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箭22星”,创造了我国一箭发射卫星数量之最。

  在一根头发丝上铣出7个字母,在一粒米上铣出56个汉字,前不久,中国五矿所属中钨高新金洲公司研制成功直径0.01mm的极小径铣刀,我国首次实现直径0.01mm极小径铣刀的机上加工实验。

  泱泱华夏,载人航天捷报频传、载人潜水器逐梦深蓝、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极小径铣刀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从重大工程到关键部件,创新演绎着激动人心的恢宏乐章。

  熠熠神州,中国高铁奔驰在神州大地、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5G+工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从“跟跑”到“并跑”“领跑”,创新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指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突破一个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产业,盘活一个大行业,激发出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过去一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位居世界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3333亿元,有力促进了创新发展……

  过去一年,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重大专项有力支撑移动通信、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制造、物流、交通等产业智能化升级;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正式投产,支撑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创新,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密码,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广东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工厂的工业机器人正代替传统人工完成各项生产程序;江苏镇江,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依靠机器人高效焊接等新技术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实现发展新突破;上海闵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琳威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ET功能性光学薄膜打破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面对压力挑战,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我国经济发展预期将得以提振,经济发展动能将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加力,更好激发经济活力

  一秒钟,厦门新生儿医保可实现“秒”批;一分钟,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办理好年度个税汇算;一小时,一家天津企业可完成搬迁至河北的所有涉税手续;两小时,一家重庆新开企业可办完所有手续……

  速度背后,是简政放权改革的力度。前不久,杭州推出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更好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等153项改革事项;上海通过证照分离等改革为企业打通准入准营通道,“两个免于提交”政策,减环节、减时限,让企业办事更便利;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涉企政策文件综合协调审查机制“一窗发布、一网查询、精准推送”……

  有“放”的决心,也有“管”的智慧——市场监管总局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让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国家反垄断局挂牌,挂牌两周内发布46张处罚书,剑指互联网、医药等行业垄断违规行为,释放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的强烈信号,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中国经济在更好的营商环境中活力涌流。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一覆盖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区域内贸易成本更低,贸易便利化水平更高,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更有效率;我国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等限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续第五年缩减……

  以扩大开放为契机,中国经济在深度融入世界中不断培塑竞争新优势。

  这样的活力和优势,都将为稳预期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为中国经济巨轮启航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大潮既起,势不可挡!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3日 04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