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大清山“清”出来的熊猫窝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大清山“清”出来的熊猫窝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5-06 05: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与祖国同奋进】 

  讲述人: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 曹庆

  在我国,要论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和野外遇见率最高的地方,当属“猫窝”佛坪。佛坪人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们的“猫窝”是大清山“清”出来的,是一年年守护出来的。

  所谓“大清山”,就是地毯式清除不法分子布设的危害野生动物的夹套等猎具,驱除非法进入保护区者,及时救治在野外发现的伤病饿动物,以及随时发现、排除其他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自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工作人员每年都在辖区范围内实行大清山,准点开始,从不缺席。

  我还记得10年前参加大清山时看到的情景。在一处悬崖下的水潭里,我们发现了一头扭角羚的尸体。这是一头亚成体,没有任何外伤,大概是欠缺生活经验,转身时一蹄踏空不慎坠崖。在场的人无不遗憾,感慨没有提前几天来这里相救。

  目前,佛坪保护区内的主要路口、山脊和通道处都布设有红外相机,有的地段还实行2~3部相机交叉印证拍摄。这样的手段如同加密了人工大清山的次频度和密度。此外,保护区辖区内还安装了86个视频摄像头,即使远在保护区管理局终端,也能一览“猫窝”秘境。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综合调查结果显示,佛坪保护区内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为67只——无独有偶,佛坪保护区的在职职工正好有67人。如此高的“人猫比例”,恐怕在其他大熊猫保护区内很难再有。

  正如我的同事、拥有40多年野外工作经验的熊柏泉所言,这些年抢救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一半以上是在大清山活动中发现的。40多年来,一茬又一茬佛坪人跋山涉水、爬冰卧雪,用勇气与毅力硬生生地“清”出一片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猫窝”。

  我为“猫窝”佛坪点赞,向“清”出“猫窝”的同事们致敬。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6日 06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