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思政课堂:用理性和温度释疑解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思政课堂:用理性和温度释疑解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5-13 03: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思政课堂:用理性和温度释疑解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 黄忠宏

  在人大的思政课堂上,老师不是单方面进行观点灌输,而是与学生双向互动,在引导我们关注当下社会思潮的同时启示我们深入思考。就我自身而言,上学期那堂关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政课仍历历在目。课堂上,老师用砖头和大厦的形象比喻,告诉我们不能只追求片面的真实,更要看到真实背后宏大的意义。这种生动活泼的讲课方式,很好地消除了我们心中的疑惑。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它消解民族历史认同,解构社会核心价值。为了回应这一社会热点,老师从理论层面向我们介绍了可与之对抗的“法宝”——大历史观,即把历史事件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分析和研究,具体可以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横向的空间视野以及总体史的视角去分析。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在不偏离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有效拓展相关事例,便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老师曾以互联网上的一些错误言论为例,具体剖析它是如何体现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的。这种深入浅出、理论结合实际的授课方式,很好契合了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我认为,人大的思政课真正做到了讲清教学重点、破解理论难点、融入社会热点、结合学生特点的“四点”结合,我们每个同学都从中深受教益。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3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