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6-01 02: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城市建设与治理中引入儿童视角——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编者按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让每一位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成长,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

  当前,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了哪些探索、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应如何继续发力,全面保障儿童权利,让祖国的花朵鲜艳绽放?“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们邀请四位“护花人”讲述亲历故事,并请学者分析建言。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江苏淮安,小朋友们在参加“泡沫派对”活动。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为了孩子的笑脸,当好“开路先锋”

  讲述人:深圳市妇女联合会一级主任科员 彭 源

  近年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逐渐在全国推开。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深感振奋和自豪。

  回想起刚接触联合国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市(CFC)”概念时,我深深感到,拥有约3亿儿童的我国,应该为此积极努力;而深圳,这个富有改革创新特质的城市,更应先行先试,在打造儿童友好城市上先行一步。

  于是,在市妇联领导带领下,我们妇儿工委办公室成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先头部队”。

  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考察学习,我们逐渐明晰了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要求、目标任务和推进路径。

  渐渐地,架子搭了起来。我们提出从“1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建设与治理中引入儿童视角,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搭建起党政主导,各部门齐抓共建,市、区、街道、社区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搭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家庭、儿童、媒体、公众等多元参与的共建平台。同时,着手编制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

  我们从与儿童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母婴室入手开展试点建设,扩展至公园、出行、参与、实践基地等9大领域,并推出各领域建设指引,指导全市全域推进。

  比如,福田区精心打造百花儿童友好街区,在老旧狭窄的片区开辟出带状主题社区公园,让生活在城市“钢铁丛林”中的孩子们找到了游戏的乐园;罗湖区在棚改和旧城改造中落实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还建成了由辖区儿童参与设计的人行天桥。孩子们每天走在自己设计的人行天桥上,感到了作为城市小主人的幸福与自豪;南山区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建立“南山儿童科普联盟”,为儿童搭建起接触前沿科技、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龙华区推动阅读空间创新,打造少儿流动图书馆共享图书项目,载满图书的巴士循环穿梭于各个社区和学校,方便了辖区儿童,特别是城中村儿童遨游书海。

  如今,儿童友好的深圳创新实践已遍布各区、各层级、各领域。展望未来,为了孩子们的笑脸,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城市“小主人”,释放“大力量”

  讲述人:湖南省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慧芳

  2014年,《长沙2049》战略规划启动。我们探索通过认知地图、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鼓励儿童为城市发展建言、在城市规划中发声。因为在我们看来,聆听童梦、汲取童智,可以让规划更加贴近城市未来小主人的所思所想,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我们发现,“小主人”有“大力量”,孩子们的参与为城市增添了生机活力,我们也深感应该为儿童做更多工作。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孩子们在安徽省淮北市郊外公园游玩。 新华社发

  2015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次年起,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连续多年被写进长沙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在一次涉及近万人的问卷调查中,超过90%的参与者表示,愿意为“儿童友好”而接受城市的改变。于是,全国首条爱心斑马线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门前亮相,其他校园周边的爱心斑马线也陆续落地。

  2018年,我们发布了长沙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我们发布了以“儿童友好型城市”为主题的官方白皮书;2020年,长沙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如今,一批儿童友好型校区、社区、示范“儿童之家”、爱心斑马线、公共场所标准母婴室陆续建成……

  在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实现“儿童友好”,大胆创意、专业考量、通力协作、汇聚民意缺一不可。比如,我们和城市规划学会合作翻译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在社区举办“小小规划师”活动,发起“儿童空间微改造设计竞赛”,孩子们从“1米的高度”发现了社区规划的不足,提出改善的建议。随着各方力量不断汇集,空间友好、政策友好和服务友好水平不断提升,可以说,“儿童友好”已经成为长沙人心中的城市价值,成为“长沙式幸福”的重要部分。

  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工作,把儿童友好的理念向乡村延伸、向产业链延伸、向其他城市延伸。相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一定能遇见更美好的未来。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六一”儿童节前夕,雄安悦容小学学生用画笔,描绘了对这座“未来之城”的憧憬。新华社发

  为患儿康复成长保驾护航

  讲述人:上海市儿童医院社工部主任 钮骏

  我们医院的前身——上海难童医院诞生于抗战烽火中,是全国第一家儿童专科医院。

  1998年6月1日,医院在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支持下,开辟了专门为白血病患儿提供的学习、娱乐场所——阳光小屋。医院团委经常组织青年团员在业余时间陪患儿做游戏、讲故事,刚工作不久的我经常参加。特别是2002年我从事医院团委工作后,更是把在阳光小屋陪伴患儿作为重要工作。

  2006年初,我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为白血病患儿提供志愿服务的阳光爱心网站,搭建了医院和社会志愿者沟通的桥梁。很多志愿者报名加入,阳光小屋成了他们奉献爱心的基地。

  2012年,我们调研发现,孩子一旦患了白血病等重病,情绪和性格会有很大改变,有些还会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于是,我提出了“患儿成长支持”理念,通过培养患儿兴趣爱好、恢复患儿自信,让患病孩子能跟同龄孩子更好地交流互动。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小朋友们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孙凯芳摄/光明图片

  在各方支持下,我们还组织了“病房学校”“糯米老师绘画课堂”“音乐教室”等一系列专业志愿服务。特别是“病房学校”,由医院周边16家学校的老师每周一次轮流来医院做志愿者,为患儿授课。

  2014年,医院开始建设“儿童友好型医院”,儿童友好的理念渐渐在更多人心里生根发芽,并融入新院区建设中。比如,我们在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体现了“1米世界”的理念——从儿童的视觉识别高度考虑,所有的卡通形象都保持在离地90厘米至150厘米处,便于儿童观察、识别。我们还设计制作了“儿童画展示墙”,把患儿及社会爱心儿童的画作与爱心志愿者的卡通主题画一起展示,让患儿产生更多的亲近感。医院社工部还构建了“四叶草”服务模式,建立了以“患儿成长支持”为核心,以“家长成长支持”“志愿者成长支持”“医护工作人员成长支持”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开展了“家暴患儿个案筛查”“疼痛舒缓治疗”“彩虹湾病房学校”等项目。

  这些年来,在各方努力下,儿童友好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可。放眼全国,各地儿童专科医院都在努力将“尊重儿童权益、保障患儿身心健康”落到实处,让更多儿童得到社会关爱。

  画出“1米视角”下的文明新图景

  讲述人: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镇乐江社区党支部书记 李玥

  我所在的乐江社区,有一个叫作“乐童空间·未来星站”的地方。一个8岁男孩小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经的小磊非常敏感和怕生。在“乐童空间·未来星站”,儿童社工为小磊量身定制社会融入和能力提升计划:一边引导他参与乐童生日会、乐童能量等小组活动,一边鼓励他的父亲、爷爷、奶奶参加家庭亲子教育小组。

  慢慢地,包裹在小磊心上的“冰壳”被打碎,他开始积极表达自我、参与活动。父亲也越来越多地陪伴他,这让小磊每天都神采奕奕。

  其实,“乐童空间·未来星站”还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乐余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作为儿童友好试点社区,我在这里见证了很多孩子“星光闪烁”的时刻。

  现在,我们正在探索未成年人保护的新模式:一套工作机制、一批服务载体、一个服务网络、一份工作清单、一个共建联盟,集结村(社区)、民政、妇联等机构,医生、警察、律师、社工等职业人群以及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电引擎”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的合力,在城市中架设起“上下同步,多向发力”的儿童友好实施路径。

从“1米高度看城市” 让“花朵”快乐绽放

  山东省济宁市国网金乡供电公司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孙哲摄/光明图片

  乐江社区还设立了“儿童议事会”,让儿童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城市管理中来。一次,社区开展复绿行动,在社工的倡议下,孩子们决定组织一场“复绿行动后的乐江社区”绘画比赛。他们用丰富的线条、鲜艳的色彩,描绘出了不一样的乐江社区,家长们深受感染,纷纷加入到社区复绿的行动中来。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我们在道路上画下一条彩虹,把童话印上四季变换的墙面,用家风家训布置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在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过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仅儿童感受到被关爱,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幸福与温暖。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儿童友好社区、街区、医院、学校、公园等试点建设,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多更友好的城市环境。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严圣禾、龙军、赵嘉伟、颜维琦、苏雁、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顾珊珊、杜克成)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1日 07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