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在蓝关古道上躬行守护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在蓝关古道上躬行守护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7-04 05: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讲述】

在蓝关古道上躬行守护

讲述人:陕西西安市蓝田县《蓝田文化研究》主编 张效东

  蓝关古道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是军事、交通、商业的重要枢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名生长于斯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每当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我总是满怀热情。

  几年前,我所在的王维文化/四吕文化研究会对蓝关古道进行了一次文史资料梳理与考辨,并对沿线文化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蓝关古道到底在哪里?史料有明确记载在蓝田。为了了解得更清楚,我和同事们进行了上百次实地走访,从有迹可循的实物中找寻线索。结合史料内容与实际考察结果,我们最终确定了蓝关古道的位置在如今的蓝桥镇附近,实际上是一条长约30里的军事防卫线,由七盘关、筝坡关和六郎关组合而成。

  古道沿线有不少峭壁悬崖、灌木丛林,其中隐藏着一些摩崖石刻。寻找这些石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沿途山路崎岖逼仄、蜿蜒曲折,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我们需要背着干粮和水,带上相机、梯子、绳索、镰刀,徒步走完这段山路。团队中有一些成员上了年纪,我和副会长都70多岁了,每次调研都要相互搀扶着艰难攀行。这一路,真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

  尽管艰难,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坚持着,源于对蓝田文化的热爱,更源自抢救文化遗存的使命感。目前,我们已经对所发现的十余处重要石刻进行了勘测、解读,为古道文化、地方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一手文史资料。

  这些成果的取得,缺不了政府的支持。除了提供平常开展研究所需要的车辆、物资、资金,政府还确定了文物保护政策措施,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这张网上,活跃着很多文保员、巡查员,他们只要有所发现就会及时反馈给我们。

  要想让古道有生命力,除了保护,还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现在,县里发展乡村旅游,大量游客自驾前来观赏,蓝关古道自然是重要一环。看的人越多,知名度就越高,古道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我们协会,关于蓝关古道的文史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目前,协会已经发展到100多人,成员主要来自当地普通教职工、公务员,还有一些蓝田籍在外务工人员。每年协会都会组织数次研学考察活动与文化座谈会,报名人员众多。

  要说最期望的事,就是让当地的文史研究后继有人。我们迫切希望有一批有情怀、有担当、有学识的年轻人加入这支队伍,让古道文化、蓝田文化在一代代人心中开花结果,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陈之殷、陈元秋、耿建扩、李慧、陆健、张哲浩、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杜克成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4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