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⑲】听“三坊七巷”的历史足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⑲】听“三坊七巷”的历史足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24 02:18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⑲】

  光明日报记者 方莉 高建进

  自福州最繁华的八一七路南街段向西拐,几步之遥,一片古朴的建筑群落入眼帘,城市的喧嚣,即刻被来自历史深处的宁静所阻隔。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⑲】听“三坊七巷”的历史足音

“三坊七巷”一景 李芳摄/光明图片

  眼前这片街区,白墙黛瓦,古榕相间,红灯笼摇曳,马鞍墙飞翘,青石板路铺向远方,传统古厝分立两厢。“三坊七巷”,起源于晋,形成于唐、五代时期,至明清时达到鼎盛。它以南后街为轴,西侧三座坊、东侧七条巷棋盘状分布,保留了古代都市坊巷格局,内有古建筑200多座。

  八月盛夏,记者随地道的“老福州”、闽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山漫步“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文脉精髓和近代民族精英爱国强国文化精神所在。南宋学者吕祖谦说‘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清代文人刘心香讲‘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还有,禁毒先驱林则徐、翻译《天演论》的严复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林山一出口,就知这是位福州的“活地图”。

  “知道这座小院的历史吗?”他指着南后街旁一座坐西朝东的三进小院,“林觉民、冰心都曾在此居住。”不等回答,他道出了答案。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走进林觉民的书房,在声光电技术的展示下,百余年前,香港滨江楼上,林觉民书写《与妻书》的场景映入眼帘。这位24岁的先烈,有诀别妻子的百转柔肠,更有舍生取义的英勇无畏。

  “林觉民牺牲后,林家将祖宅卖给谢家,冰心11岁回到福州,曾住在这里。”林山手指门前对联,边吟诵边解释,“‘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冰心的祖父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对联,在《我的故乡》《我家的对联》等文章里,冰心都提到了这副对联,可见对她影响之深。”

  一座古厝,两段佳话。献身革命的报国理想,在不绝如缕的书香里得以延续,让这座宅院变得格外有分量!

  “‘三坊七巷’面积不到40公顷,却是名人英杰‘密度’最高的地方。”移步换景,林山名人轶事信手拈来,让人对“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里,是福州人心中的文化地标。不过,20世纪90年代,也出现了一些杂音。”林山眉头紧锁。在旧城改造风潮中,“三坊七巷”遭遇危机。在林觉民·冰心故居面临“一拆了之”的紧急关头,福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写信给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

  习近平同志立刻指示:暂缓拆迁!

  1991年3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在“三坊七巷”召开,议定了加强文物保护的7件实事,并由此衍生了惠及长远的工作机制。“三坊七巷”成为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典范。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三坊七巷’的历史,咱们不妨去请教一位建筑专家!”林山带领记者来到位于黄巷的名城建筑学馆。这是福建工程学院教授、“三坊七巷”保护与修复主要设计师严龙华的工作室所在地。

  严龙华正在书桌前修改书稿《福州三坊七巷:修复与再生》。翻开书稿,几乎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用铅笔、红笔、黑笔等不同颜色的笔做着增删修补。

  严教授介绍,遵循“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按照“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步骤,“三坊七巷”已修复历史建筑近200处。“‘三坊七巷’保护利用,不仅修复整体环境与物质形态,还积极保护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和城市记忆,既要延续建筑主体过去的辉煌,更要让它保持活力、创造力和文化魅力,创造新的辉煌。”毕竟是专家,严教授的话,很有高度。

  为了增加质感,严教授希望我们实地踏访一番。大家随严教授来到衣锦坊的水榭戏台。

  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宅院。但见花厅园林里,水榭戏台之上,乐音袅袅,台上唱念做打,台下热闹叫好。

  “水榭戏台的活化利用,为传承、弘扬闽剧提供了很好平台。”演出结束,演员林剑峰走下戏台,和记者分享演出感受。他来自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每逢节假日,都会来此表演闽剧《荔枝换绛桃》。

  不知不觉,已是日落时分,白天的热浪逐渐退却,如织的游人、鼎沸的人声攒集着、漫涌着,“三坊七巷”更显热闹。

  沿着南后街继续往南行走,很多游客在“宝锐牛角梳”店铺前驻足停留。“福州角梳被称为‘福州三宝’之一,角梳制作最难的是开齿、踢齿,你看我们这个梳子的齿就踢得很圆润。”店主刘铁光拿起梳子,向游客展示传统角梳的制作技艺。他是福州角梳制作技艺第4代传承人。

  和刘铁光的角梳一样,近年来,南音、福建木偶戏等非遗项目,“同利肉燕”“永和鱼丸”等老字号,纷纷回归“三坊七巷”;中国商印展览馆、国潮金鱼博物馆等新业态也入驻街区。如今的“三坊七巷”,早已成为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会客厅”、闽都文化的“展览馆”,连续七年游客年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

  信步走着,裹着人声,映着光影,“三坊七巷”的历史足音清晰可闻,危难时刻仁人志士的上下求索、觉醒年代福州儿女的奋发图强,似乎就在眼前……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⑲】听“三坊七巷”的历史足音

扫码看视频 走进今日“三坊七巷”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4日 01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2023年5月3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桥社区,苍翠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通村达户的公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2023-05-04 10:09
2023年4月27日,江苏连云港市首届青年艺术周系列活动——"春韵"民族音乐会举行。
2023-04-28 10:49
近年来,博望区人武部探索推行乡村振兴"民兵志愿者+"模式,组织民兵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区域、工厂车间,开展解难帮困志愿者服务
2023-04-24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