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为了“大红枣儿甜又香”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为了“大红枣儿甜又香”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8-31 04: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讲述】 

为了“大红枣儿甜又香”

讲述人: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谢金超

  去年7月本科毕业后,我就来到昆玉红枣科技小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跟师兄们一起做调研、做研究。

  在团场,看到部分果园的枣树因土壤盐碱化死亡、因裂果严重减产后,我心里像压了个秤砣那样沉重。回到学校后,我一边上课,一边查阅文献资料,跟老师同学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利用寒假初步确定了试验方案,次年3月来到小院,开始了红枣水肥管理试验。由于水肥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农户仅凭经验管理,造成枣果品质参差不齐。结合调研和文献资料,我持续优化试验方案,给枣树施肥、浇水、摘心、抹芽,心里充满希望。

  六七月份,位于塔克拉玛干边缘的昆玉白天气温在40℃以上,顶着酷暑,我和农户在田间劳动、探讨,晚上回来抓紧时间整理当天的材料数据。那段日子,我把心扎在了枣园。7月,我发现枣树上红蜘蛛特别多,立即查找资料并联系老师寻求帮助,及时处置,把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红蜘蛛又出现了,便立即在老师指导下对枣园和林带进行二次喷药,效果显著。

  作为农户与专家沟通的桥梁,我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实践水平。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园艺方向研究生通过昆玉红枣科技小院,赴团场、驻连队,针对产业面临的生产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在科技小院中,扎下根是前提,融进来是关键。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我将努力为南疆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让“大红枣儿甜又香”。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高建进、王建宏、张文攀、禹爱华、龙军、李慧、王胜昔、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庹炼、陈玺)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31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