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01 03:3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

——我国耕读教育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编者按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在绵亘千年的农耕文化长河中,耕读教育始终是一颗闪亮宝石,镌刻着古人理想的人格修为,蕴含着薪火相传的教育智慧。

  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耕读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支持建设村史馆,修编村史、村志,开展村情教育。”新时代,各地耕读教育实施情况如何,积累了哪些有益经验,还存在哪些待补短板?本期特刊发研究报告,盘点成绩、分析短板、提出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时代新人的培养培育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出重要指示。随着国家“三农”事业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扎根中国大地的耕读教育“老树发新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面貌,逐渐成为新的教育潮流。为了解新时代各地耕读教育实施情况,课题组对安徽、浙江、江西、广东、陕西、山东等六省十市近60家耕读教育基地、学校及相关机构进行走访调查,并结合线上调研,形成本报告。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

湖北恩施某小学学生采摘茶叶,在学习农事中了解农业、收获快乐。新华社发

  耕读教育:内容日趋丰富,形式更为多样

  今年1月底,一份来自安徽省长丰县杨庙镇马郢耕读基地的快递,让合肥师范附小的同学们欣喜不已。这是一小包大米,是孩子们亲自犁田、育种、插秧、除草、收割、脱谷后收获的成果。回忆起当时下田插秧的经历,一位同学说:“刚开始,我觉得泥巴很脏,害怕水下有虫子,不敢下田。旁边的农民伯伯教导员一直耐心地给我们示范。我咬着牙下去了,插完秧,才感觉农民伯伯真的太辛苦了。”老师认为:“孩子们捧着这包米喜悦又感动的神情,让我看到了耕读教育开展的意义和价值。把孩子还给自然,让他们在春天学会辨认秧苗和稗子,在夏天观察稻谷抽穗,在秋天学习收割,他们自然就明白了农时农事,也会更加热爱劳动。”

  刚刚过去的暑假,为让学生们实实在在“接地气”,一些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发出各类“土味”课堂。如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开辟了“半亩棉田”,陕西省西安市八府庄小学开辟了“红领巾成长种植园”……这些别开生面的课堂,把知识从教室里搬到了田野上,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感知自然的力量、享受劳动的乐趣。

  调研发现,目前,全国已建成36门耕读教育相关国家级一流课程,编写出版了首部新农科新形态教材《耕读教育十讲》,建设了184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耕读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

  在“土味”课堂感知自然力量。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步伐,今天的少年儿童与乡土田园渐行渐远。如何开展既符合时代特色又“接地气”的耕读教育?这道“考题”,考验的是学校与教师勇于创新的意识、因地制宜的本领。很多学校意识到:“耕”离不开土地和自然,“读”重在学习广博有趣的各类知识、涵养自强不息的人格品德、树立报效国家的崇高志气。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老师们带到原野田间,越来越多的课堂开设在了大自然里。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学习农耕知识、活泼健朗地舒展心胸情怀,耕读教育的真正意义由此得以实现。

  在校园之中重现古老民俗。民俗文化、传统习俗,是耕读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寻回被淡忘的民俗?各地纷纷拿出妙招。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有的学校以其为主题举办文艺活动,如云南省昆明市新迎三小举办“二十四节气”文化节,通过学节气知识、讲节气故事、诵节气诗词、创作节气书画作品、演绎节气情景剧等,让孩子们燃起对节气文化的兴趣;有的学校将其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如让同学们根据不同节气时令,寻找食材并下厨烹饪,特有的节气美食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到时节流转;还有些学校将二十四节气元素搬进校园景观的设计中,例如,华中农业大学的“二十四节气柱”成为武汉高校中的独特风景。校园里的节气文化教育,让儿童青少年体验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精妙规律,深入理解了“不可违背农时”的古训,也产生了学习生活要善于计划、勇于坚持、尊重规律的深刻触动。

  在农耕场馆体验耕读魅力。乡村文化馆、耕读博物馆等特色文博场所,是再现农耕历史、传承乡土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浙江积极开展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有益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今年,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开展“乡村是座博物馆”主题活动,在全国推出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河南许昌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18个展厅为观众展现了农耕源流、耕种器具、农业风貌、家居生活等内容,一件件展品勾画出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景图。

  以家风家训传承耕读精神。“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几千年来,耕读文化从一种读书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凝练为一种教育理念,融入了民间家训家规。今天,许多农村依然注重“耕读传家”的教育理念,发挥着家训家规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例如,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逆水村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全村一共3000多人,相继走出了29位博士、54位硕士、近300名本科生。不少村民家里现在还挂着“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等内容的家训条幅。村民说,“这是专门用来激励孩子上进好学的,只有坚持学习、不怕困难,才能换来一身本事,实打实地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劳动教育激发内生动力。2022年,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门户全新改版升级,上线了《劳动光荣》《劳动导航》《劳动智慧》三个栏目,提供了3500余条劳动教育资源。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让孩子爱上劳动,真正领悟劳动的意义,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少学校从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些家长创设环境带领孩子开展生产劳动,锻炼身心、磨砺意志。例如,每到暑期傍晚,安徽省合肥市塘西河公园便涌现出很多“儿童地摊”,小摊主们奋力推销着自己的商品。炎热的天气,娃娃们满头大汗,却个个精神抖擞。谈起收获,一个孩子说:“摆摊两小时,我只赚到了15块钱,可我仍然非常开心。”据悉,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亲身实践,引导孩子们感受劳动的不易、体验“劳动创造价值”的乐趣与意义。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

浙江省湖州市某小学学生在阜溪街道郭肇村乡村农耕博物馆参观。谢尚国摄/光明图片

  待补短板:内容、形式、协作、评价均有待优化

  “种菜,还要打卡?我自己都不会,该怎么在家里教孩子?”这是一位家长近期在短视频中的吐槽。调研中,合肥市一位幼儿园老师谈起耕读教育也颇有困惑:“学校要开展耕读课,买了很多泡沫箱,我们在校外到处找空地挖土,扛了几十袋土,终于把箱子填满,种上了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但小班的孩子才三四岁,不捣乱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担负起打理‘菜园子’的重任呢?没办法,我常常下班了还要侍弄‘责任箱’里的蔬菜。回到家,两腿泥土,一身疲惫。”

  内容不明确:耕什么,读什么?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耕读教育的认识逐步深化,推动力度不断加大,耕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耕读教育内容不明确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耕”被简单理解为干点农活的“体力劳动”、体验生活的“吃苦教育”,有些农耕研学实质上成了放松日、游玩日。究其原因,一是传统耕读文化中,对耕与读的内涵外延、内容价值缺少深入挖掘。实质上,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生活样法以及民族整体价值观。“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强调的是农耕劳作与自食其力,强调耕读对个体品格塑造、心性磨砺乃至生命感悟的重要意义。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耕什么、读什么,缺少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今天之“耕”,不能再拘泥于耕种、吃苦、田园劳作,而应包括与土地、农事有内在关联的诸多活动;今天之“读”,不能只是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延伸,而应包括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扩展生活视野、增长社会见识的丰富内容。

  形式不鲜明:怎么耕,怎么读?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实施,新颖多样的耕读教育形式不断涌现,但也有不少家长反馈“花样”太多,真正具有耕读内涵和教化作用的“实招”太少。调研发现,当前,各种“打卡式”的田间劳作多,文化熏陶少,难以体现耕读传统对学生品行、意志的影响引导;各种“观光式”的走村访古多,劳动锻炼少,学生难以体会到“读”与“耕”之间的有机联系。实际上,耕读文化强调劳动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田间的辛苦劳作不仅是为了学习耕种技术,更是为了体会农耕中蕴含的传统智慧,增强文化自信。耕读教育不能流于表面而丢掉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深层精髓,丢掉自强不息、勇担大任的内在价值。如何找到开展耕读教育的既有效、又鲜明的特色形式,把修齐治平的传统理想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追求相结合,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协力未形成:到哪里耕,去哪里读?就开展田野劳动教学而言,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场域不协调、教育资源不均衡,耕读教育存在“到哪里耕,去哪里读”的普遍困惑。城市耕读教育往往过于强调“读”,部分家长存在较深的刻板印象,认为耕读教育只是“走过场”,让孩子吃吃苦,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同时,城市学校开展耕读教育,缺乏真正具备农耕条件、富有地域特色的耕作场所,往往依靠一些研学基地,但不少此类基地商业味太浓,教育效果与体验不如人意。而农村学校开展耕读教育,本应在“耕”上有显著优势,但在现实中,部分农村青少年对土地的情感日益淡漠。部分学生读书时离开农村,住校学习;假期时进城看望务工父母,远离农事。一些父母也认为“书能念就念,念不了就出去打工挣钱”,不愿意孩子像他们一样再当农民。城乡学校之间缺少开展耕读教育的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也就难以相互影响、形成合力。

  评价不系统:耕得好不好,读得对不对?如何让孩子在成长中受到耕读文化熏陶,并终身受益?新时代的耕读教育应该是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国家要求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明确了劳动教育是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必修课,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然而,当前我国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耕读教育更是如此——耕得好不好、读得对不对,缺少专门的评价体系,科学评价的引导与激励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

  在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梯田、农民与传统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耕画卷。新华社发

  提升路径:构建新时代耕读教育体系

  山东威海文登区大水泊镇充分发挥人才带动作用,以“活化”乡村为目标,选聘20名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按照“一村一特色”原则,策划了“耕读小镇”样板片区,打造“设计村”“漫画村”“围棋村”等20个特色村,吸引社会资本2亿多元。通过盘活闲置房屋、建设人才服务功能板块,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在此筹备设立工作站。

  今年7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举办,农耕文化进入更多人视野。如今,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和万元钱的目标。当地充分挖掘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生态系统价值,将其转化为耕读教育的特色资源,传承古法育苗技艺,也为乡村振兴培育了新农人、注入了新动能。

  明确耕读教育时代内涵。一是拓展“耕”的外延。“耕”应当是融健身、修德、开慧、学艺为一体的劳动,通过除草、种树、摘果、种庄稼等丰富多样的农耕劳动体验,让青少年掌握农业技能,感悟传统文化,理解劳动人民,实现知行合一。二是提升“读”的内涵。“读”主要是指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上包括传承家风家训、了解乡风民俗、学习节气农谚等,载体上包括楹联戏曲、祠堂宗谱、学堂伦理、诗文农书、传统表演艺术、手工艺绝活等。新时代耕读教育要着力培养勤俭节约、兢兢业业的优良传统,服务奉献、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艰苦奋斗、不惧困难的革命精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追求。

  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传统耕读教育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现代教育仍要发挥家庭作为“人生第一所学校”的独特作用,在家庭中形成崇文重教、尊重劳动的良好家风。同时,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展览馆等,鼓励各层级学校开展文化传承式生产劳动教育,深化大中小学生对农耕文化、乡风民俗、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认同。通过校园、田野和社会三大场域,将课堂延伸至大自然,扩容耕读文化知识、充实生产劳动体验。

  拓展耕读教育实践空间。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掘社会资源,不断探索新的耕读教育实践路径。针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政府统筹规划、评估认定、奖补支持的专门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具有耕读文化底蕴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资源。乡村中小学要用好“耕”的区位优势,实施本地化教育;城市要发挥“读”的引领功能,开展对接帮扶,增强城乡优势资源协调互补、有机联动。推进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与场地,为耕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和充足空间。

  构建耕读教育评价体系。新时代耕读教育要注重可持续性,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开展适应其身心特点的耕读活动。对小学生,重在培养“动手做”能力,让耕读教育“有趣味”;对中学生,重在理清耕读文化传统脉络,培养劳动与教育、体验与感悟能力,让耕读教育“有温度”;对大学生,重在通过参与耕读教育的建设和服务,培养传承耕读文化、服务“三农”事业的意识和能力,让耕读教育“有情怀”。做好各学段耕读教育之间的过渡衔接,才能让学生对耕读文化有完整、系统的把握,充分发挥耕读教育的育人效能。

  相应地,衡量耕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激励机制,重视不同年龄段学生耕读教育的应有效果,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差异性、精准化。同时,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选树优秀典型;将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教中适当增设课程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在各门课程中融入耕读文化;将专项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体现耕读教育维度,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评优推优的重要参考。社会、学校和家庭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判对象,坚持多元评价主体和多元评价方式结合,引导耕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执笔:焦德武、吕岩、陈艳艳,均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1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