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把科普放在与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把科普放在与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08 04: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把科普放在与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国科普事业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网络伪科普流传等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普法执法检查报告也于近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次执法检查是科普法通过20年以来首次执法检查。据悉,科普法修改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审议报告期间,不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针对报告提出的问题,结合科普法修法,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天宫课堂”,对很多青少年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此前,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曾开展过两次“天宫课堂”,继续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也被列入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

  科学普及到底有多重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苏军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做比喻:科普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这是造就千千万万科学技术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先有科学技术的成果,才能普及,但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科学技术爱好者,不产生千千万万的科学家,科学技术的成果又从哪里来?所以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等重要”。

  根据执法检查报告,各地对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认识程度、对于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尽如人意。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56%,对于一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型企业,科普工作仍属于“软任务”“软指标”,普遍存在重科研轻科普、科研与科普相脱节的现象。

  重科研轻科普,在经费对比上更加明显。8月31日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社会科普经费仅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0.7%。2020年,全国科普专职人员只有24.87万人,与14亿多的人口基数并不相称。由于实质性的考核评价机制缺失,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认同度高、意愿强,但行动力明显偏弱。

  “应该提倡专家办展览、办栏目,要真正下功夫办,像搞科技创新一样认真地来办科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冷溶表示,我国的科技人才有很多,要鼓励他们去从事科普教育事业,提倡大科学家写科普著作。“关键是要在年轻人中建立起爱好科学、崇尚文明、奉献真理的理念,而不是单纯的‘过于强调科技的现实功用价值’。”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白春礼认为,科普法修订应充分体现“大科普”理念,明确科普使命与责任。“在构建大科普格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科协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全体行动,各行各业踊跃参与,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使各主体都能切实参与科普工作,形成不同主体间充分联动、深入合作的共治局面”。

  把科普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

  “我们小时候,看书看的是《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打开电视,是《蓝猫淘气三千问》《海尔兄弟》。现在孩子看的动画片和书,感觉不如我们当年看得有意思。”山东济南的张先生在同学群里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有一样的困惑。

  “这方面确实成了一个比较突出的短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志今说,“现在致力于科普科幻文艺创作的有才华的作家、艺术家实在太少,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科普科幻作品也不多,与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很不相称。”为此,杨志今建议关心和重视科普和科幻文艺创作,通过喜闻乐见的科普和科幻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除了科普产品和内容质量良莠不齐,执法检查报告还指出一些地市、县区科普设施偏少,社区、农村科普设施规模缩减。此外,一些地方重场馆建设、轻科普服务;一些科普工作重活动、轻日常,与群众实际需求契合度不高;一些地方科普人员专职力量不足、讲解队伍不稳定,科普场馆有“展”无“教”。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叶双瑜还反映,现在不少农村、社区的科普设施陈旧老化、管理不善,有的甚至变成了棋牌室。对此,他建议在城市发展、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当中,应把科普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提出明确要求。

  “执法检查发现绝大多数设区的市没有科技馆,县区一级的科技场所或青少年科技中心更少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马志武建议,修法时可以考虑规定设区的市应该建设科普场馆,县(区)一级可与公共文化中心合并建设。

  让专业人员占领科普阵地

  在这个电视台还是祖传苗医,换个台就成了蒙医,没过多久又变成糖尿病专家、高级营养师……几年前,一位银发老太太出现在多个地方电视台,推荐药品、保健品,被网友戏称为“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如今数年过去,一些假科普、伪科学找到了新的“马甲”。

  自媒体时代,成就了不少传播科学知识的网红和博主,但海量信息中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吸引眼球骗流量者有之、贩卖焦虑引关注者有之,给公众带来不小困扰。

  对此,有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组成人员建议对网络科技传播的科学性、严肃性从法律上予以规范,通过加强监管,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占领科普阵地。

  最近,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支持并鼓励医疗卫生行业与相关从业人员创作和发布更多更优质的健康科普作品,希望针对性地“扶正祛邪”。“健康教育专业性很强,不能什么机构什么人都可以在那里大搞健康咨询讲座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卫小春建议,发挥全国众多专业学会、专家的优势,监测评估科普产品的科学性,让科普内容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8日 10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