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做好大科普无须问“出身”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做好大科普无须问“出身”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15 07: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科学随笔】

  作者:战钊(光明网科普事业部总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加强科普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具体要求。《意见》中提出,要“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意见》站在时代高度定位科普工作,锚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树立起全国“一盘棋”的大科普观。

  过去,人们常把科普视为一种“副业”,科研人员做科普曾被误解为“不务正业”“科研做不下去才转行做科普”。也有人认为,科普是科学家或科普专职人员的事,“企业做科普不可信”“只有做到领域内顶尖的人才有资格做科普”。这些偏见,其实反映出一种急功近利的科学观,也是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力度不足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与传统科研绩效管理带来的价值迷失有关。

  树立大科普理念,必然要求科普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奖励激励机制。科普工作覆盖了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充分释放“科普生产力”,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参与科普工作的潜能。

  在“大科普”格局下,科普工作呈现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市场化运行的崭新面貌,科普不只是狭义上理解的科协组织的任务,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和责任。《意见》用一个章节阐释“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级科协、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各类媒体、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每个公民提出具体要求。

  “创新不问出身”确立了一种效果导向,在“大科普”的语境下,科普同样“不问出身”。科普的赛道向全社会开放,尤其是广大科技企业,他们创新动能充足、科普资源富集,应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促进科技研发、市场推广与科普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

  随着科普主体的多元化,科普内涵的广义化,科普早已不是什么“副业”,而是一项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主业”,是一项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推动科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要求。

  对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单一的经济价值,而应主动承担科普社会责任,加大科普投入,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家要主动参与科普工作,积极开展科普议题设置、场景创新、跨界传播,及时向公众普及创新成果,讲好中国企业创新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创新中国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10年前的第34位提升到现在的第12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过去10年,得益于科学普及,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大幅提升,从2015年的6.2%提高至2020年的10.56%——这些鲜活的数据正是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直观呈现和生动写照。

  桴鼓相应、枝干相持,“大科普”需要“大协同”。在《意见》的指引下,呼吁社会各方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参与科普工作,做大科普事业的“蛋糕”,引导社会形成理解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不断增强国家科学文化软实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5日 1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