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郑会霞、赵早(均系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教授)
位于“城尾乡头”的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这为推进县城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推进县城建设,既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又有利于健全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进县城民生福祉;还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开拓新的投资消费空间。因此,区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城乡分离为特点的发展路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更强调在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与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循环等方面的工作。
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
三产融合发展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新商业模式的引入,打破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有助于激发新型业态、调整优化县乡村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县城特色优势产业,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产业是县城发展的根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应遵循县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以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一是着力将农业拓展为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纵向看,深度挖掘当地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在做优做强种养业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并进一步延长至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分支产业链条,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实现纵向融合;从横向看,促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相互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养生养老、功能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丰富产业类型,提升乡村产业价值。二是着力加快县域内产业的集聚发展。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集聚区集中,将三产融合发展与县域产业集聚区开发、特色小镇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县城的功能定位,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循环农业、民族手工业等产业集聚区,在扩大农业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县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三是着力培育壮大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依托区域产业特色及优势,积极引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引导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城建设。
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支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快提升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以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均等化公共服务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新动力。
加快完善县城市政设施体系建设。县城市政公用设施直接服务于城乡居民和市场主体的生产生活需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硬件基础。当前推进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有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县乡交通线路建设,实现“外通内畅”。通过优化市政道路、停车系统、公共交通场站等设施,改善县域内城乡基础交通设施。在此基础上,扩大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覆盖面,推进县城市政道路与干线公路高效衔接,提高县城与周边大中城市的互联互通水平。二是逐步提高县城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实施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改造,提升县城排涝通道,进一步完善堤线布置和河流护岸工程,增强防洪排涝能力。通过健全灾害监测体系、提高建筑抗灾能力、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等举措,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完善生态绿地系统,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转型,并推动能源清洁安全高效利用,打造良好生态空间。三是推进县城建设数字化改造,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不断提升县城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加快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提质扩面,保障居民获得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县城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县级医院(含中医院)提标改造。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按照办学标准改善教学和生活设施,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鼓励发展职业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积极发展养老托育服务,提供基本养老和长期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机构。优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根据需要完善文化场馆功能,建设居民健身载体。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托养、综合服务等机构。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我国有近一半人口居住在县域,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实现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促进县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统筹衔接,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的能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延伸,推动市政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城郊乡村及规模较大乡镇覆盖,并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统筹县域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的衔接互补。
深化拓展关键环节改革,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循环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仅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重大改革,也是实现县城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保障。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打破阻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清理妨碍城乡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制度藩篱,以公平、公开、透明、完善的市场规则推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尤其应重视金融、人才等要素的流动,这是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
进一步完善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对于公益性项目,应加强地方财政的资金投入。对于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应提升县域综合金融服务水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与此同时,为鼓励县域内三产融合发展,在加强涉农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的基础上,还要逐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三产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构建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城乡融合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
加快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确保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确保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加大对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现代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搭建政策平台吸引一批企业家、技术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退休干部到县乡村创业就业。将乡村基础教育提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乡村居民综合素质。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30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