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新闻随笔】
作者:育心(媒体评论员)
近日,江西赣州的一场婚礼现场引发网友争议。一位新娘在婚礼当天,按照当地“习俗”,在一个簸箕上跪坐了5个小时。根据拍摄者的描述,新婚夫妇要到测算好的“良辰”才能拜堂,在此之前新娘不能穿鞋,脚也不能挨到地面,因此就出现了这场漫长的等待。而关于这种习俗是为了“磨一磨新娘的性子”的说法,更让人心情复杂。
虽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随着时代发展,不少婚俗已不再符合当今观念,理应予以摒弃。单纯就体验感来看,5个小时的独坐,无论从生理体力上、精神状态上,对于新娘而言都是不小的消耗。而从象征意义出发,虽然“择吉”——即选择良辰吉日举办仪式,是传统的婚礼流程,但具体环节的设置,总要以给予美好祝福、烘托欢乐氛围为主要目的。反观所谓的“磨性子”,更像是无意义的为难和隐藏的规训,这也与本该象征着百年好合、美满幸福的婚礼寓意格格不入,也难怪引发人们的不适。
“婚俗”还是“陋习”,区别究竟在哪里?婚俗的演变,根本上反映了主流婚恋观随时代的变化。而婚恋观的形成,不仅基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还内含着当代青年对婚恋价值、情感需求、婚姻本质、两性关系等诸多层面的价值判断。自古以来,婚俗大都服务于民间朴素情感的表达,传递人们“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祝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亲密关系的心理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对相濡以沫的陪伴、灵魂深处的契合、携手同行的奋斗的向往,也成就了婚礼在新时代的核心主题。
当今,不管是传统婚礼,还是草坪婚礼、旅行婚礼等新形式,仪式的根本价值所在,是让爱人和双方父母共同庆祝崭新生活的开始,表达对彼此能够相知相爱相守的珍视与深情。唯此,各式婚俗才能被视为积极向上的文化,得到遵守与传承。若本末倒置,甚至让新婚燕尔成为被陈规陋习、落后观念摆弄的工具人,那便可称之为“陋习”,理应在历史舞台上谢幕。
近年来,移风易俗,革除婚俗陋习一直在路上。随着《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的出台,各地对天价彩礼、低俗婚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传统陋习的专项整治卓有成效。对落后婚俗的摒弃,不仅守护了人们的切身利益,更推动着落后婚恋观念的不断革新。让婚俗回归表达爱意的本心,让婚姻成为相知相守的长诗,人生便多了一份挚爱与陪伴,生命便多了一份温情与热度。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