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绿色发展·大家谈】
作者:王丽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一夫(研究员)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重大部署,是对乡村生态价值的重新认识和灵活运用,指明了新时代我国乡村现代化的方向。
宜居宜业,与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看到,新时代的乡村不仅是农村居民繁衍生息的家园,也可以成为城市居民心理疗愈、养老养生、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因此,建设绿色“宜居”的乡村,可为“宜业”创造基础和条件;同时,“宜居”乡村的绿水青山,也需要有“宜业”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支撑,以便更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是对农村具备现代化条件的具体描绘,寄予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宜居。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大力推进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最美乡村、美丽庭院的比例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我国改造农村危房2400多万户,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7.5%,95%以上的村庄开展清洁行动,村庄环境基本做到了整洁有序,农村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显著提高。
然而,也要看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仍要久久为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建设更好的宜居宜业美丽家园为目标,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笔者认为,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在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理念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在统筹布局上,更加注重软硬环境“双管齐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城乡规划衔接,统筹布局县城、中心镇、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现代化生活条件为导向,不搞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致化。体现乡村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田园风光、乡情乡愁融为一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尊重地理格局、彰显乡村特色优势,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尽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总体水平。
在宜居宜业上,更加注重保护发展“双措并举”。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推进农村土壤改良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完善乡村水资源保护体制机制,健全生态涵养区补偿机制。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乡村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健全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进入乡村的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开展创业创新,建立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坚持绿色发展,深度践行“两山理论”,探索将乡村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创造出更大的乡村经济价值,不断扩大乡村就业创业空间。
在和美乡村上,更加注重塑形铸魂“双标并达”。应注重乡村治理机制培育和创新,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塑造现代乡村文明新气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铸魂。坚持试点示范引领,探索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社会自治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因地制宜推广网格化、数字化、积分制的现代治理技术。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加强乡村精神文明载体建设,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营造乡村社会新风尚。弘扬农耕文明,将乡村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深入挖掘、继承、创新、活化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乡村文化艺术走进农民日常生活,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28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