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寻(北京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别开生面、新意迭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简而言之,其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精美化和时尚化两大突出特点。
一台晚会是否精美,是观众视觉感受的第一印象。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的精美同时体现在内容设计和视听设计的层面。首先,内容设计精到。晚会容纳了来自全国近30个戏曲剧种,既有京剧、豫剧、徽剧、粤剧、昆曲等著名剧种,也有苏州评弹、温州鼓词、瓯剧等地方剧种。各个剧种比例恰当、编排有序,每一个唱段或身段都集精心设计、精美妆造和精彩演出于一体,打造出前所未有的使观众置身戏曲百花园般的感受。其次,视听设计精湛。晚会虽然容纳的戏曲种类繁多、流派纷呈,却有着高度的整体感和统一感,令人感到一气呵成。这得益于埋藏在整场戏曲演出中的“一梦千年、一脉千秋”的叙事隐线,旨在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追寻传统、探觅戏曲文化。通过精心设计的场面调度,以及画外解说、情景演绎、古风歌舞及现场互动的巧妙穿插,晚会构造出一个具有贯通性和一致感的视听体系,使观众既感受到欢天喜地的节庆氛围,也体验到美不胜收的戏曲文化。
这场戏曲晚会整体而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总结为一种时尚感。首先是表演空间的时尚。传统戏曲舞台庄重典雅、布景简约朴素,不太符合当代人的观看习惯,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这方面可以说实现了很大程度的突破。不仅舞台的设计别开生面,临水观灯、乘船夜游的“分会场”的打造,更使得整场演出充满沉浸感和灵动感。既让观众有亲临现场、赏心悦目的感受,也使得人们在戏曲演出中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新颖体验,可以说打造了一种契合当下视听技术成果和文化心理特征的戏曲舞台的新时尚。
其次是观演关系的时尚。春节戏曲晚会创造性地在一台电视戏曲晚会中呈现出了这一传统的观演方式,并使电视观众切实地参与到了观演互动的体验之中。前辈戏曲艺术家如尚长荣、吴琼在观众席看戏与评戏,不仅充实了节目内容,更重要的是创造出电视机内外观众济济一堂、喜气洋洋的观戏情趣。游船上,亲朋齐聚观戏赏灯的桥段,配合了电视机前团圆热闹的节庆氛围,更使得观众通过“看与被看”位置的巧妙互换融入晚会现场之中。观众从被动接受的电视观众,化身成为主动参与的戏曲观众。名家点评、嘉宾互动与主持人的巧妙串场,又仿佛具有“弹幕”般的即时性和参与感。跨界演绎戏曲经典段落以及新编戏曲歌舞,带给年轻观众更大的吸引力,也为古老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整场晚会不仅热闹生动,而且体现出创作者打造媒体融合的、交互式观演方式的新理念。
最后是表达形式的时尚。影视拍摄作为现代社会的娱乐艺术形态,与戏曲文化一脉相承,二者渊源已久,而在情感表达上、触发观众共鸣上,影视形态拥有先天的优势,这也是戏曲晚会中影视戏中戏《远方的家》以影视剧情呈现戏曲的缘由。其一,通过剧情与唱段,渲染节目情感。《远方的家》围绕一艘客船上几组旅客为线索,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一批批侨商远赴海外心系祖国的故事,其情感内核经由戏曲唱段的催化显得更生动、饱满。温州本地侨商为国家经济发展背井离乡的离乡别愁、家国情感,通过“中华戏曲”这一中华儿女都能接受的文化标识释放出来,同时也通过回望这段历史,感怀新时代中国国际地位的不同凡响,令广大观众与海外侨胞产生情感共鸣,凸显戏曲作为“文化桥梁”在春节这一团圆佳节里特殊的意义。其二,这部影视化短片力邀全球温州侨团参与,借由影视化故事中的家国情怀、思乡情感连接起全球侨胞及海外华人的心,让作品的情感与内涵上升到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以讲好中国故事,引领戏曲的新风范。晚会采用“戏曲唱段+影视剧情”的时尚化呈现,让戏曲影视化表达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整场晚会通过精美时尚的设计,既呈现给观众一场沉浸式戏曲演出体验,也带领观众完成了一场戏曲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穿越之旅。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1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