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四川:乘势跃升迈步新征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四川:乘势跃升迈步新征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2-06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 晨

  2023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四川成都华能彭州燃机项目现场,大型机械整齐列队,像一支等候检阅的队伍。随着一声令下,机器轰鸣、工地喧腾,新年的新气象瞬间迸发开来!

  这一天,四川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全省21个市(州)同步吹响了拼搏奋进的号角。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现代产业、教育卫生、城市更新等领域的423个重大项目,拉开了奋战“开门红”的序幕。

  刚刚过去的2022年,四川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全省经济运行走出一条从震荡下行到稳步回升的复苏曲线。新的一年,四川以开局就决战、起跑就冲刺的精气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

四川:乘势跃升迈步新征程

  四川省遂宁市风景 资料图片

  1.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看这长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四川遂宁蓬溪县群利镇印花村的田野里长势喜人的白芷,让印花村党总支书记刘开明的心情格外舒畅。印花村素有种植白芷的传统。这些年,白芷种植不仅在印花村发展到600多亩,还带动毗邻镇村共同建设遂潼合白芷产业园,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一个村自己搞,始终难成规模、难成产业。”刘开明说,印花村地处川渝交界处,毗邻重庆潼南区古溪镇等乡镇的多个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下,几个毗邻镇村在印花村协商建立遂潼合印花联村党委,决定共同做大白芷产业。而今,遂潼合白芷产业园已成为带动毗邻地区共同致富的强大引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发挥优势、错位发展,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川渝两地积极落实,加强交通、产业等领域协同对接,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显著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如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走过了从开局起步到全面提速的历程。川渝间建成及在建的高速公路通道达20条。成都平原经济区与重庆中心城区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成渝高铁日开行列车80至120对,跨省(市)城际公交累计服务超127万人次。两地累计办理川渝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2.33万人次、待遇领取资格互认6.34万人次,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2.6万人次,发放异地贷款20.3亿元,提供人事档案互转服务2.5万人次。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造地区生产总值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西部地区比重超过30%。2022年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2万亿元。

四川:乘势跃升迈步新征程

  春运期间,乘客乘坐新成昆铁路列车。资料图片

  2.现代化产业体系汇聚澎湃动能

  四川是西部经济大省,省内各区域发展却不均衡,既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成都平原,也有发展基础薄弱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地周边山区等欠发达地区。四川省委提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演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五区共兴”。

  创新,始终是“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在巴蜀大地落实落地的不竭动力。产业,始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将成都平原和攀西经济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攀枝花的钒钛金属、清洁能源等资源,将加快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作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钒产品综合生产基地,钒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2021年,攀钢钒渣产量48万吨,钒制品产量4.33万吨,钒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9%和20.6%。

  地处川南的宜宾市,在打造“动力电池之都”的征程上也不断迈出新步伐。在宜宾举行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宜宾市签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铝)箔、结构件、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动力电池产业链逐渐完善,有力带动了全省动力电池相关产业发展。

  2022年1月至10月,四川动力电池产量约69亿瓦时(GWh),为2021年全年产量的4.1倍,产值达450亿元,全产业链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倍。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汇聚起澎湃的发展动能。在德阳市举办的2022年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共签约合作项目92个,总金额达2200余亿元;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共签约科技合作项目13个,产业项目达137个、金额达1323.99亿元;在成都举行的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共签约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75个,总投资达1557亿元。

四川:乘势跃升迈步新征程

  成兰铁路施工现场 资料图片

  3.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2023年整车出口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月5日,四川整车贸易全球行启动仪式(中东站)在阿联酋迪拜阿维尔汽车交易中心、成都市青白江区中欧汽车城两个会场同时举行,当天签订3000台平行进口车、20000台新能源车出口订单,贸易额超50亿元。正业佶祥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要立足于‘走出去’,推动四川的整车进出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汽车制造是四川的高外向度产业之一,成都市、绵阳市、宜宾市、内江市、南充市、资阳市等地均有汽车制造产业链企业,具备良好的发展优势。2022年,四川汽车制造业贸易额约为220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外贸增速近15个百分点,整车贸易伙伴遍及全球超160个国家和地区,是四川外贸的重要增长点。

  2022年年末,由四川省商务厅组织的商务包机“组团出海”赴欧洲拓展市场活动正式启动,来自食品、医药、汽车等行业的31家外贸企业代表飞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开展为期9天的经贸促进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1月15日,成都海关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076.7亿元,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1%。四川外贸超百亿城市也增加至7个。

  四川主动出击,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着力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目前,四川已建立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400多对,稳居中西部第一;在川领事机构达20多家,成都成为上海、广州之后的“领馆第三城”。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开通国际航线240条,成都、重庆机场乘客吞吐量居全国前2位。2022年1月至10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班列4582列,累计开行超过9300列、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运输线路覆盖欧亚近40个国家、100个城市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13个国家(地区)、335个港口。

  2023年春节期间,四川游客量恢复至近2019年的九成,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彰显出四川强大的吸引力和开放发展的潜力。

  4.创造更多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这里不只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还是一个生态美学空间,书舍内外,一半理想,一半生活。”在成都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1组,“岷江留灯书舍”运营负责人钟周莉说,书舍2022年4月投运以来,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体验,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点。寒假期间,预约到书屋来的家庭也络绎不绝。

  24小时留灯不打烊的书屋,是温江区落实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一个重要举措,2022年入选了“人民阅卷·十大市民点赞项目”。在温馨的环境里品一杯茶、读一本书,已逐渐成为温江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2年,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聚焦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和民生短板,实施重点领域项目367个、完成投资1301亿元,向群众交出了一张有分量、有质量、有温度的民生答卷。2023年,成都将实施545个惠民生、暖民心的重大民生项目,努力将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城市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四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感受作为标尺衡量工作成效,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地处长江黄河上游的四川,切实担当起上游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四川。当前,四川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9.5%,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PM2.5浓度降至31.0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从2015年的143天减少为2022年的7天,2022年是近年来重污染天最少、PM2.5浓度最低的一年。

  四川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现代文明向乡村传播,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一个环境优美、城乡共荣的新四川正在眼前铺展开来。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6日 05版)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