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诗人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首页> 新闻中心 > 正文

诗人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来源:光明日报博览群书2023-02-21 14:09

 

  ChatGPT 会淘汰诗人吗?

  ——古丽蓉尝试请ChatGPT作诗后的感言

  ChatGPT 自从2022年11月正式上线后很快受到众人瞩目,火爆全球。这个由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能够通过其AI 语言模型,针对用户输入的文字,进行对话交流,给出答案,产生文本。

  ChatGPT 可以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可以给出众多知识领域详细而清晰的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撰写学期论文、工作简历,可以拟写企业规划,而且可以进行各种创作,包括剧本、歌曲、小说、诗等等。

  我因为自己写诗,所以特别感兴趣ChatGPT 创作新诗的能力,于是花了一些时间,就几个诗歌创作的因素,参照对比几首流传广泛的现化诗,考查ChatGPT的能力。

  一.诗的个性化

  诗人余光中有一首诗《乡愁》,表达对故乡恋恋不舍的情怀,我想参照他的诗观看ChatGPT的表现.

  不得不承认,ChatGPT几秒种造出的诗,还是挺让人惊讶的,且不说没有任何错别字,它段落清晰,语气流畅,内容层层递进,始终围绕主题,紧扣主题,最后还有些首尾呼应的感觉。

  但它严重缺乏个性!

  别林斯基有一句话,“诗人的个性越是深刻有力,就越是一个诗人”。诗是诗人个体经历和感受结合语言积累的产物。一个不同的诗人,一个不同的视角,一个不同的世界,创作的好诗通常对应独特的语言风格,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让人有深刻印象。

  余光中写《乡愁》,也是四节,顺着时间变化推进,从小时候到长大后,到后来,到现在,在这个时间维度他提练出代表空间维度个性化的表达乡愁的关注物,小时候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后来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现在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诗一节节持续渲染,被阻隔的对象从母亲,到新娘,再到母亲,最后上升到对岸的大陆,概括了诗人一生独有的乡愁印记。相比之下,这样的诗比起ChatGPT造出的泛泛没有个性体验内容的诗才更有血有肉,才更可能引起共鸣和触动人心。

  二.诗的情景交融

  情景关系是诗歌理论中非常重要的诗学范畴,有些诗源起于景物,所谓触景生情,有些诗融情入景,将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无论哪种,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昔人论诗词,有景话、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是表象,情是内蕴,只有情景交融,诗才能达到独具匠心出类拔萃的意象和水平。

  我选了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来观看对比ChatGPT的表现。

  一开始我只是给出主题,ChatGPT中规中矩刷刷写出一首哪儿也没错不算坏但肯定不算好的诗:

  于是我提示一下告别地的景物,有河,有柳树,希望在诗中加上这些内容。

  ChatGPT“爽快地”接受了我的要求,不出一分钟,又送来一首扩展成了五段的诗:

  可以看见ChatGPT足够智能,它加上了河流和柳树,并且使用了恰当的修饰词,成为绵长的河流,温柔的柳树,并且准确地附上这两个元素的另外属性,河流的波涛声,柳树间微风声。

  所以这是一首挑不出啥错误的诗,但明显又是首平庸和呆板的诗,景物和情绪各据一方,互不交融,显得冰冷乏味。

  反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一句就将人带入境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将万千离别依依不舍之意,用连着三次的“轻轻的”一词,细丝一般缠绕过来,景物云彩也有了生命,成了可以作别对话的代表。

  而康桥河畔的金柳,更是在诗人的眼里,幻化成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心头荡漾。

  当诗人倾情于即将告别的母校时,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变得牵动人心;看见了康河的柔波,他甘心做一条水草浸没其间,看见了槐荫下的一潭清泉,他想象着这是天上的虹,想象着这里揉碎了的在浮藻间沉淀着的彩虹似的梦。

  顺着诗句读下来,你可以感觉到诗人的目光流连在康桥的一景一物,每次停驻,便是一次爱恋不舍,一次想像中的拥抱和结合,此情溶于景,此景在情中,情景交融,交相辉映。时光流逝,也只有这样的诗可以流传下来。

  三.诗中的比喻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喻是“以此物喻彼物”,而诗歌也许是最广泛运用这种辞格的艺术创作。

  比喻有许多种,通常分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在诗中能否建立成功的比喻,取决于诗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好的比喻,可以帮助在相关元素间建立联系,可以使诗读起来灵动甚至奇特,让人感觉新鲜。

  我去年写过一首题目为《白月光》的小诗,我决定用我的这首诗和ChatGPT竞争一下,而且之后还再用它测试一下ChatGPT写评论的水平。

  从上面可以看见,ChatGPT很清楚白月光的物理属性,而且大概知道它代表的正向特征,我于是尝试让ChatGPT运用比喻,再进一步发挥一下:

  ChatGPT很听话,马上很机械地在新创作的诗中第一句里用了一次比喻,严格地说,是一次明喻,并且仅仅一次,感觉很生硬的一次。

  我于是进一步询问它对比喻的定义。它“毫不犹豫”一眨眼不到时间给出的答案凸显ChatGPT作为学习辅助工具的巨大用途,又准确又详尽的答案。

  后来的继续对话显示ChatGPT的快速实时学习能力,越来越聪明可人:

  再测考它一下,看到它的输出时,我知道它尽力了,我也放弃了,这诗反正我肯定是不想据为宝物的:

  四.诗歌评论

  看过不少盛赞ChatGPT 逻辑分析能力的文章,我于是转向考察它评论诗歌的表现:

  ChatGPT既自信又谦虚,好吧,试试我写的《白月光》:

  这次ChatGPT有点让我刮目相看了,我闹不清楚是否是我之前让它用白月光做比喻的系列对话,被它有机地加入它的计算公式,然后生成了这段评论。

  这段评论有几处“自以为是”的错误,比如它说“人们在旅途中…”,如果变成“人们在人生旅途中…”倒是可以的。

  但我明显看到了用ChatGPT强大逻辑计算和学习能力来起草评论文章初稿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或者进一步输入文字让它矫正、发挥,或者人类评论家编辑润色,是可以草草交差一篇学期论文之类的。

  五.关于诗,关于新诗的发展方向

  我和ChatGPT进行了关于诗,关于新诗发展方向的对话,我赞叹它知识的渊博,改错的良好态度(如果机器人也有态度评分的话),它积累人类知识后不无道理的方向选择:

  结论:回到这篇文章最根本的问题,ChatGPT可以淘汰诗人吗,我想它自己的回答已经很不错了: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ChatGPT会淘汰很多工作,但它不会淘汰诗人,不会挡住人们写诗的意愿;它无法淘汰在这个世界巨大天地空间里,无数爱恋无数心动牵起的诗意,无数幻灭无数希冀闪烁照亮的诗句。

  许多人会因为ChatGPT而失业,但诗人不会,因为诗人本来就不是一个职业,他们永远是被感情俘虏的被语言劫持的多愁善感的人类,他们将永远从事这一亘古不变的美好事业。

  古丽蓉于美国马里兰州 20232 9

  作者简介:古丽蓉,自一九八一年起在清华大学学习十年,在校期间曾任文学社社长,后曾任清华大学校友总会杂志《水木清华》专栏作家。其散文诗歌在国内外多家媒体发表,并著有诗集《 再见雨季》、《初夏的玫瑰》,散文集《生命树》等。

诗人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创新带动技术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堰商汇”数智亲商服务平台,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以高质量服务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18:06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