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站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讲台上,重庆鲁渝共建石柱县中益乡夏布非遗工坊负责人綦涛,既兴奋又自豪。她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代表、非遗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介绍其工坊的成绩和经验。
苗绣非遗工坊绣娘在展示技艺。本报记者 韩业庭摄/光明图片
短短四年多时间,綦涛的夏布非遗工坊从无到有,成功带动180户当地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相关产品还卖到了国外,其工坊模式已被复制推广至重庆各区县及广西巴马等地。
綦涛的夏布非遗工坊是全国众多非遗工坊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累计建设2500余家非遗工坊,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覆盖450余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些非遗工坊日渐成为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3月2日,上述三部门联合在京发布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群众的腰包鼓了
从贵州远嫁重庆的杨远菊是三个孩子的母亲。2019年之前,她一边拉扯孩子,一边与丈夫在田里刨食,一年下来,不过赚个温饱,腰包总是瘪瘪的。
后来,杨远菊加入綦涛的夏布非遗工坊,一边种地,一边学手艺,很快成为五星级手艺人,一年收入四五万元,腰包一下子鼓了起来。
像杨远菊这样,通过非遗工坊,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四川小凉山地区,很多农村妇女都是全职妈妈。若出去打工,就无人带娃,可家门口又缺少就业机会。几年前,有一手刺绣好手艺的乔进双梅,在四川省马边县成立花间刺绣非遗工坊,并以工坊为据点,把全县划为6个片区并设立工作站,在全县15个乡镇全覆盖开展技能培训,构建起“1社6站15班”的网格化服务体系,累计培训绣娘超30000人次,提升农村闲散妇女彝绣技能。
目前,该工坊已同时带动超800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纯收入增加超1万元;15位优秀的绣娘自主发展实体销售和直播带货,人均月收入超1万元。“以前日晒雨淋、肩挑背磨才能挣到一点辛苦钱,现在我们‘背着娃儿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绣娘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农村,如果说妇女就业难,那么残疾人和老年人想找份养家糊口的营生,更是难上加难。不过,这些年陆续建起来的2500余家非遗工坊,为很多残疾人和老年人带来就业的希望。比如,山东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安置38名残疾人、脱贫群众就业,每人年增收1.5万至6万元;河南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累计培训残疾人803人,安置稳定就业96人,帮助近百个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脱贫;湖南达兴工艺品非遗工坊成功带动10名残疾人和8名7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就业,用一把小小的油纸伞,撑起了一片共同富裕的新天地。
传承的路子宽了
“非遗工坊不仅是增加群众收入的新路子,也是传承保护非遗的好办法。”清华大学教授陈岸瑛说。
很多传统非遗产品,主要靠传承人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制作,形式较为单一,造型、图案、色彩等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非遗工坊面向国内外市场进行生产,这倒逼非遗传承人,必须为非遗产品注入现代元素,让产品既实用,又时尚。
贵州施秉县的苗家妇女龙禄颖,是苗绣代表性传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后来返乡创办了一家苗绣非遗工坊,但产品销路一度不佳。后来,龙禄颖与儿子龙宇,双双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眼界一下子开阔起来。
回乡后,他们将传统苗绣技艺与现代时尚文化结合,邀请多位从意大利、法国归国的设计师加入设计团队,让绣娘与设计师一起研究创作,开发出领带、围巾、披巾、苗族时装、壁挂绣片、民间风俗画等苗绣文化系列创新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截至2021年年底,龙禄颖母子的非遗工坊已发展到6家,从业人员1297人,获得国家专利46项,年产值近300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把算法引入苗绣设计,探索建立数字化云工厂生产线,通过手绣与机绣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产能,将苗绣拓展到家居装饰领域。”龙禄颖希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拓宽苗绣的传承之路。
各地的非遗工坊,不仅是非遗产品的“生产车间”,还是不断播撒非遗种子的“播种机”,持续培养着非遗传承的新力量。
四川理县囍悦藏羌绣专业合作社非遗工坊负责人张居悦,是一名90后非遗传承人。除了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张居悦把相当多的精力用在了开展公益培训和藏羌绣文化的推广上。截至2021年年底,她的工坊已免费培训1000余人,接待研学人员10万多人次,其中很多是中小学生。
发展的动力足了
美丽的西河、精致的村舍、平整的道路、丰收的田野……走进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眼前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山水田园画卷,而这一切都跟一碗鱼粉有关。
瓦灶村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栖凤渡鱼粉手工制作技艺发源地。当地一家食品公司在村里设立栖凤渡鱼粉非遗工坊,进行鱼粉加工制作。不仅如此,在非遗工坊的带动下,瓦灶村的名气越来越大,顺势发展起乡村旅游,成为周边城市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如今,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真是“一碗鱼粉带活一个村”。
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只是非遗工坊激活乡村活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表现。一个非遗工坊往往能带动一个村子的产业。通过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非遗工坊增强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广西柳州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苗族刺绣设立非遗工坊,通过开展传统技艺研究、苗族刺绣技能培训、产品设计、线上线下展示展销等,让苗绣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四川阿坝州慈愿传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依托马尔康藏香制作技艺设立非遗工坊,让藏香成为马尔康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
“通过设立非遗工坊,非遗与相关产业持续融合发展,增强了乡村的活力,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说明,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3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