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代表委员谈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这是充满生机的神州大地。沿海踊跃创新,中西部加快发展,东北振兴稳步推进,边疆兴边富民……
这是勇毅前行的中国人民。农民在田间地头备耕春播,工人在生产一线开足马力,科研人员在创新舞台攻坚克难,快递小哥在街头巷尾加速“奔跑”……
这是昂扬奋进的中华民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保持增长,粮食喜获丰收,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科技领域捷报频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实践表明,只要党和人民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动摇不了我们的钢铁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的铿锵步伐。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们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主题推出一组报道,邀请来自经济、科技、文化、民生等领域的代表委员说收获、谈举措、话发展,反映各地区各行业干部群众斗志昂扬、干事创业的时代风貌,唱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时代强音。
面向新的历史征程,我们更要坚定信心、稳中求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党委书记冯杰鸿代表: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每一张太空“考卷”都不简单,它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近年来,我们自主创新,拼搏奋斗,让五星红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独立展示,我们自主研制的“太空厨房、太空医院、太空空调”多次成功接受太空“大考”,有力支撑了我国空间站建设,这多让人振奋!
多年来,我们航天人奋斗拼搏的动力,就是为中国航天赢得世界赞誉。要让世人瞩目,就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这几年,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我国的“行云一号”“行云二号”卫星实现了星间激光通信零的突破,在水利、气象、林草、地质灾害等多个领域提供应用服务,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商业卫星“快舟一号”在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中提供信息支持,在云南鲁甸地震、巴基斯坦地震等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中提供了大量影像观测资料,支援抗震救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的商业火箭快舟一号甲、快舟十一号两型火箭还将进入密集常态化发射,预计将开展8~10次发射任务,把更多服务国计民生的卫星送上太空。
面向未来,航天产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率。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我们只有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计民生,在征战太空中,交出精彩答卷。
(光明日报记者詹媛采访整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委员:创新成果搬到田间地头
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我的研究方向是蔬菜植保,身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围绕产业一线需求,解决好蔬菜的病害问题,守护好咱老百姓的“菜篮子”,是我的使命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蔬菜科技重大成果相继涌现:在遗传育种方面,建立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促进了甘蓝制种技术的变革;创建黄瓜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育成“中农16”等一系列新品种超过50个;在基因组学方面,黄瓜、西瓜、甜瓜、白菜等蔬菜基因组测序相继完成,其中70%以上的工作由中国科学家完成,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在蔬菜植保方面,我国科学家对重要害虫或病原生物的防控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蔬菜病虫害的精准防控提供了全新思路。
我们长期扎根一线,致力于把科技成果搬到田间地头,让菜农看得懂、用得上。这些年,我们团队制作了百余期“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千余篇原创微信新媒体“蔬菜卫士报”,为全国蔬菜产业提供最新植保技术,助推老百姓的“菜篮子”绿色升级。
我全身心服务于蔬菜生产,农业进步就是我的目标和使命。在新时代,推动蔬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必须加快推进重大原创科技创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我们将依托大数据,大力发展现代蔬菜育种技术,提升民族蔬菜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绿色投入品供给,实现产业模式生态化、废弃物资源化,大幅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同时,提升生产轻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切实推动我国从蔬菜大国向蔬菜强国迈进。
(光明日报记者杨舒采访整理)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委员:完善农田气象监测站网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统筹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各方面因素”,这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强化气象服务基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将气象工作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省份还不多,尚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气象观测网络体系;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之间数据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堵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数据共享还不够充分,不利于共同提升高标准农田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对此,建议将高标准农田气象有关内容纳入农业强国规划,突出以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利用为导向,建设涵盖多要素气象站、作物自动化观测、农田遥感监测等设备的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网络,完善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涉农部门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的深度融合共享,逐步有序解决智慧农业发展的数据堵点问题,变涉农数据为农业生产资源。
(光明日报记者崔兴毅采访整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郑州中心研究员林鸿代表:锚定“双碳”提升计量水平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准确的碳排放计量是指导减排任务分解、考核绩效评定、碳市场定价的基础。计量技术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能源测量、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为碳排放、碳减排、碳清除和市场化机制等标准制定提供量值依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很早便在国内开展碳排放计量标准的建立、关键测量技术研究和高端测量设备研发等工作,并取得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大力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在地方落地,更好地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目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派遣领先技术团队将碳和大气污染物时空精准测量系统技术整体落地郑州,建立国内首个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时空精准计量监测系统,研究成果整体转化应用于城市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实时精密测量。将世界“唯二”的国家烟气流量计量实验室搬至郑州,并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联合实验室,形成全国最高的企业烟道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计量检定校准能力。此外,还把“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实验室系统”带到郑州,形成有效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模式,并把相关技术就地转化。
无论是从基础计量科研到精密高端仪器仪表生产线,再到规划的仪器仪表产业链,还是从常年深耕实验室到赴多国学习和交流技术,再到扎根郑州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这背后都离不开国家对加强科技创新的持久支持。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这条路从来都不容易,但我们充满信心。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采访整理)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副所长郭建增代表:奋力突破关键技术壁垒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电子特种气体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制程的离子注入、蚀刻清洗、薄膜沉积等多个关键工艺过程,直接制约着芯片的性能与可靠性,被称为“电子行业的血液”;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近年来,我国越来越认识到电子特种气体和氢能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许多技术壁垒也不断被突破。
作为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始终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以科技创新助力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的研发团队突破了数十种电子特种气体“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制的三氟化氮、六氟化钨气体产能进入世界前列,保障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研制的世界单体最大的2000m3/h(立方米每小时)水电解制氢装置成功下线,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科技助力。
接下来,我们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能建设、管理提升等多项措施,大力推动我国电子特种气体产业和绿氢制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也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电子特种气体产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启动国家电子特气重大专项,开展电子特气全谱系产品研发规划,并给予更加优惠的关税政策和电价支持政策;强化绿氢制备的行业意义,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范畴,大力推进科技研发,将绿氢制备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国内绿氢产业跨越式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采访整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代表:矢志不移做好基础研究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2022年,中国航空航天人格外繁忙。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一个个标志性的创新,让我们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信心倍增。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怀与期待,这让我在科研的路上脚步更坚定、行进更有力、心情更愉悦。
回顾世界科技发展史,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并非源自条件十分优越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不够理想的物质条件面前,人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作用尤为重要。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南航人始终自信自强、勇于创新,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C919国产大飞机、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探月工程、航空发动机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
我深知从事基础研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深知基础研究对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将论文写在国之重器和尖端科技上,是我奋勇前行的方向。航空航天科技更需要自立自强,只要树立自信,遵循客观规律,最后一定能干成。相信到2035年,我们在很多领域一定会令世人刮目相看。
(光明日报记者崔兴毅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儒委员:让新药好药惠及更多人
光明网记者 王媛
创新药研发长期是我国科技的短板,2008年至2018年我国批准上市的创新药平均每年仅为4个,这不但与我国人口大国和科研大国的国际地位极不匹配,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新药研发的重要性。我国科学家奋勇攻关,新冠病毒检测、疫苗研制以及新冠治疗新药研发成绩斐然,增强了广大医药工作者对创新药研发的信心。特别是国家药监部门针对新药研发高频率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2021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颁布为标志,创新药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仅2021年,我国就审评通过了47个创新药。
成绩固然可喜,困难依然很大。我国的创新药数量虽在上升,但创新药同质化、创新性不强的痼疾仍在。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一个创新药物研发的花费、耗时巨大。因此,只有营造允许科研失败的宽容社会氛围,才能使科研人员敢作为、企业敢投入。
我们相信,有了更宽松的科研环境、更多鼓励和支持创新药研发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一定会有更多的新药好药面世,呵护人们的生命健康。
(光明网记者王媛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05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