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微叙事”彰显大情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微叙事”彰显大情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3-18 03: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陆绍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判断一部“时政类微纪录片”的价值,离不开两个维度:一是“时政类”作品的本质要求,二是微纪录片的叙事特点。“时政类纪录片”需要创作者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素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而微纪录片是一种新形态,它是伴随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产生的一种视频内容形态,微纪录片采用典型的“微叙事”语态,创作者在有限的时长内将故事讲出彩,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传递重要的信息和充沛的情感。

“微叙事”彰显大情怀

《正定古今》初版 资料照片

  “微叙事”生动展现大文化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共十集,每集时长八分钟,分别是《何以中国》《温故知新》《史前家园》《历史吟诵》《鹭岛瑰宝》《又见长安》《西湖新韵》《正定古今》《国宝回家》《只此敦煌》。每集的侧重点不同,从文物保护、传统文化的研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共同聚焦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情缘”上,生动展现大国领袖的魅力风范和家国天下的人民情怀,生动展现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深情挚爱,对文化建设的用心擘画,体现出一种建立在历史眼光和当代观照基础上的大文化观。

“微叙事”彰显大情怀

正定古城澄灵塔 资料照片

“微叙事”彰显大情怀

厦门鼓浪屿 资料照片

  系列微纪录片一方面以历时性角度思考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接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包括文物保护、文明探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从共时性角度突出对文化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辩证、长远的思考。系列微纪录片以中华民族的根脉为出发点,思索如何提取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华和精神标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时提供具有启示意义的方案。如《只此敦煌》一集,既展现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让人认识到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凸显更加宏阔的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主题。

  总的来说,系列微纪录片回望过去,体味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立足当下,感受被优秀传统文化激荡起的意气风发的中国精神、昂扬向上的中国力量;面向未来,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而且对解决人类共通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系列微纪录片在“央视新闻”全媒体平台、CGTN多语种海外平台、海外友华媒体等多渠道同步推发。截至2月17日,数据显示,推发十集后,总触达量66亿次,总浏览量13.5174亿次,总互动量2261.2736万次,全网媒体报道转载累计超过2.4万篇(条)。每集推发后均迅速占据热搜榜,央视新闻客户端单集推发24小时内浏览量均达170万次,且均在全网置顶,实现了多端、多媒共振,受众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达到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

  用影像文献还原历史现场

  系列微纪录片注重生动、鲜活地讲述故事,通过情感的沟通实现价值上的共鸣。作品中充满了熟悉的场景、有血有肉的人物和生动感人的细节,观众从这些细致入微的光影中,感受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深沉的文化自觉。

  《正定古今》是从槐树的故事开始的,那时习近平同志刚到河北正定工作,县委门口的两棵古槐引起了他的注意。当得知这两棵古槐已经600多年了,他要求把古槐围起围栏,让文物保管所把古城所有的古槐都进行登记造册。接着组织专班对县内文物进行普查,立了保护标识,并筹集社会资金整修、保护康乾碑亭、古城墙等遗存和古迹。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骨,文化是城市的魂。如何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的遗存,是个重大问题。在《鹭岛瑰宝》这一集里,厦门博物馆原馆长回忆起一段往事,时任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同志看到已经破旧的历史建筑八卦楼后,要求划拨专款进行整修。后来,八卦楼和另外52栋历史建筑成为鼓浪屿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外表不动,内部适当改造,保存好历史风貌,这个举措成为鼓浪屿老别墅整修的一个样本。

  一棵古槐、一座楼、一块石、一段城墙的故事……系列微纪录片讲述很多这样的故事,这些看似古旧的东西,其实是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历史的物化见证和身份凭据,蕴藏着文化的稳定性、再造性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没有城墙,没有实物,怎么让人知道悠久的历史”。

  为了讲好故事,使之更真实可信,编导选择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并按照作品的结构和分集主题,恰当地插入其中,那些逝去的记忆随着影像资料的展示更加鲜活。

  故事“讲述人”环节体现了编导的用心。一方面因为作品涉及考古、文物追索返还、文保等业务工作,因此,邀请不少专业人士讲述,他们的专业素养使得作品的内容更有可信度。另一方面,编导尤其偏重“亲历者”和“当事人”的讲述。比如,当年亲历正定文保工作的老人、聆听西湖保护要求的西湖博物馆负责人,还有敦煌研究院负责人、甘肃歌舞团《丝路花雨》演员、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表演者……以第一人称方式呈现亲历者的所见所闻,提升了微纪录片的真实感。

  融媒体叙事创造新的视听体验

  编导深谙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色,有好的内容,形式上也要出新。系列微纪录片在样式上创新性地引入调查报道手法,以史实为基础,比对历史文献、悟透重要讲话、探究考察调研活动深意等,从中获得独家观察和报道角度;结合历史文献纪录片拍摄手法,挖掘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图片资料,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在回忆段落,借用原景重现手法,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在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上,结合图片处理、音频、动画等多种手段。比如说《正定古今》那一集,不是原来的那种左右新旧照片对比的方式,而是一开始先用旧的黑白照片,然后用新近拍摄的彩色照片像画卷展开的样子覆盖,让受众看到新旧城之间的变迁,既新颖,又强化了对比效果。比如在《何以中国》那一集,介绍三星堆出土文物时,采纳网友制作的歌曲,还有粉丝做的残缺金面具修复创意、网友仿制的金杖等画面,也采集了海外网友和国际同行的网络留言。这种跨屏、跨媒体叙事的方式,激发了网友的热情。文博大胆“破圈”,呈现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政类微纪录片的一种全新“打开方式”。

  系列微纪录片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事,话题范围时常扩展至全国和世界。在不同场景切换时,编导有意寻找相关信息点,比如在壁画地图中发现正定,以及让壁画中的古商路与“一带一路”产生关联。两者不是生硬的转换,而是巧妙地运用主题间的相似因素来转场。

  文化是靠文字、图像、仪式和口口相传的记忆传承下来的。系列微纪录片是关于记忆的文化影像,在一个影像载体里汇聚了鲜活的个体记忆,以及民族集体记忆,借助融媒体的广泛传播,它们不仅向人们形象化地展示过去,而且生动地指涉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由此能够跨越时空而不断被激活和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作品的文化价值更是无限的。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8日 09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