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教学创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教学创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3-24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我在现场】

  光明日报记者 王洋

  江西上饶弋阳县龟峰景区竹林间的空地上,弋阳腔曲目《姹紫嫣红》正在演出。与一般演出不太一样的是,前排三位专业演员身后,是五六个行头齐备的小学生。他们手持折扇、轻甩水袖,一张嘴,稚嫩童音响起,仿佛竹林里飞进了几只百灵鸟。

  “小囡囡唱得噶好!”

  “动作也有模有样,下过功夫!”

  听到围观游客的称赞,弋阳县第二小学校长吴弋兵话里透着自豪:“都是我们的学生!”

  “小学生能唱得这么好?”记者好奇。

  “弋阳腔是我们地方传统戏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弋兵介绍起来,“学校邀请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进校开班教学,每周最少两节课,包括教学班、兴趣班、表演班、脸谱手绘班等,国家级传承人纠动作、讲唱腔。”

  “这样的教学形式,很受孩子们欢迎。让弋阳腔在校园里扎下根,既传承了乡土文化,也增添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望着认真表演的学生们,吴弋兵这样评价。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4日 01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