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良法善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良法善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5-13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观察与思考】

  作者:文雁兵(嘉兴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并决定自5月20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决心,有利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宣传好、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用良法善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体现了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一以贯之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大政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等,为做好民营经济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标志着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成为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确了“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这一定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当前,我国出台和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通过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民营经济真正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可以说,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里程碑。新时代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2024年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肩负着更大的使命,承担着更重的责任,需要发挥更大作用。作为应战“关税乱拳”的重要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封锁的关键力量、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枢纽节点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载体,有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坚强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必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立法是法治的基础,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这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鲜明特征就在于,以市场机制与法治体系深度融合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适时出台和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规范,有助于巩固改革成果,回应各方关切,提振发展信心,营造促进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这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首先,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和实施,从顶层设计上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规则基石。

  其次,极大地提振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出台和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能够进一步增强制度的稳定性,强化政策执行的确定性,确保在法治轨道上保障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最后,有效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法专章规定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律机制,有利于推动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等,有利于民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积极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规范投融资环境、强化公平竞争,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民营经济促进法强化对民营经济的权益保护,规范涉企强制措施,设置账款拖欠调解程序等,大大增强了法规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约束力,使之更加务实、管用,有利于形成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至关重要

  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宣传工作,有助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既关系每个人的生活,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法内容全面、完整、细致,应进行系统、全员、深入的学习,开展立体式、分众化、多渠道的宣传,通过普法教育有效传递支持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抓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实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法治在经济发展中的保障作用。从法律链条来看,除了科学立法,也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抓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实工作,才能达到“用起来管用”的效果,让民营企业在每一个条款中感受到温暖爱护、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有效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落实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同时也要制定与民营经济促进法相适应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配套规则,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3日 16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