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大湾区文化融合创新的魅力——从《咏春》看舞剧精品创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大湾区文化融合创新的魅力——从《咏春》看舞剧精品创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3-30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3月18日长沙梅溪湖场,谢幕五次,全场起立,掌声雷动!”近日,舞剧《咏春》2023年全国巡演已从深圳启航,走过长沙、东莞、珠海,并将于4月7日至9日登陆国家大剧院。

  舞剧《咏春》带着浓浓的岭南风味从深圳走来,从三个月前哔哩哔哩网站跨年晚会“精华版”节目演出获得2亿次观看和400多万点赞,到巡演所到之处皆是好评如潮、反响热烈,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创新迸发出的巨大魅力和精神感召。

  “我们现在太需要这种往前冲的力量了”

  开篇,老年灯光师打出一束温暖的光,引发遥远的回忆,“戏中戏”的故事由此徐徐展开——“戏外”,《咏春》剧组众人怀抱梦想,在深圳拍摄叶问的故事,只为追寻心中那一束光;“戏内”,叶问赴香港打拼,历史风云际会间,只为让咏春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传扬四海。

  随着场景的旋转交替,演员们行云流水,气势如虹,咏春的祖训在一幕幕间展现:

  勤练习,技不离身;养正气,戒滥纷争;当处世,态度温文;扶弱小,以武辅仁。

  “我们中国人是非常勤劳、温良恭谦的民族,武术能够很好地展现这一点,比如勤奋、刻苦和技不离身等。”总编导韩真表示,传统的武术精神能够带给人们力量,这部以武术为题材的舞剧让人们看到艺术从业者为观众造梦的力量。“我们现在太需要这种往前冲的力量了。”韩真说。

  具有200年历史的咏春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脉中重要的元素。创作前期,团队曾在深圳以及周边有过很长时间的采风。“我们发现,咏春在大湾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叶问生于佛山,后来去了香港,是在湾区文化背景里成长起来的人物,也是全剧的精神纽带。”

  在前期深入的调研中,团队还发现,观众所熟知的很多“港片”,事实上是内地和香港的合拍片,湾区文化融合发展实际上早已有之,这也是本剧的“戏外”叙事所传达的背景。

  “双线叙事的结构,不同时代的故事与人,在剧中彼此呼应,这个故事因‘英雄’而来,由‘追光者’而展开,最终落在‘理想’上。这与深港的城市精神一脉相承。”编剧冯双白说。

  这样的立意和叙事之下,剧场让香港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深圳改革开放的开拓精神和当下大湾区包容、创新、奋斗的精神跨越时空相互呼应,同频共振。

  “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吸取养分”

  《咏春》是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在近年来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大热”舞剧后的又一力作。如何让舞剧走进群众、打动观众?又如何保持作品的高水准输出?

  “无论是古典舞还是武术,我们发现很多动作的原点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吸取养分的,对于很多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周莉亚说,因此,创作团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例如,在全剧最精彩的功夫对决桥段,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悉数登场,男主角先是打出一套咏春最基础的拳法“小念头”来应对南螳螂拳的挑战。可别小看这一套手动身不动的拳法,体现的却是咏春的精华理念:所谓念头正,终身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

  再比如为了体现大湾区的本地文化,叶问离乡赴港时贴身穿着的一袭“香云纱”,象征着叶问对家乡的眷恋,也代表了母亲的呼唤、妻子的温柔。作为大湾区群众近百年来所喜爱的传统服饰面料,“香云纱”作为该剧的“双非遗”元素之一,同样暗喻着粤港澳文化的同气连枝。

  为此,创作团队在深圳找到了大量的香云纱资料,并且与当地企业合作,特地定制了大量的香云纱服饰。“我觉得用这样一种传承记忆的方式,能够让这个舞台充满了岭南记忆。”服装设计阳东霖说。

  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元素在领衔主演深圳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张娅姝看来,正是深圳文化艺术需要发掘的一面。“我觉得深圳的文化现在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如岭南文化、科技等,只是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去发现它的特性,用艺术的形式将它展现出来。”

  “呈现一次最完美的舞台体验”

  “在创作每一部作品的时候,我们是希望能够创新的。这种新的尝试可能会失败,但我们必须走出这一步,朝光的方向奔跑。”韩真说,为此,团队成员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

  “想表现武术,演员们首先要卸掉全部的‘舞蹈范儿’。”韩真说,为此所有的武术动作他们都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指导,还专门到佛山、香港去学习,演员们从头练习武术长达一年之久。

  “那段18分钟的对决,有几百上千个动作要一气呵成,无论对体力还是记忆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叶问饰演者常宏基感慨地说,每一次卡壳,大伙儿就要跟着再来一遍,但没有人抱怨过。

  “和舞蹈的松弛不同,武术的呼吸是很短促、很费力的,演员在舞台上为了不影响效果,只能在转到道具板后面时喘口气。”周莉亚说,有段时间演员们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竞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一天摄影老师叫住常宏基,惊讶地告诉他那段与南螳螂拳的对战竟然在1秒钟内做了8个动作。

  “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内心的强大,不断地否定自己、推翻自己。勇于自我否定,更强、更快、更好,这也是功夫的内涵。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在座的观众呈现一次最完美的舞台体验。”周莉亚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30日 09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