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深化体教融合,让孩子更全面成长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深化体教融合,让孩子更全面成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4-17 03: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王海英(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进入校园任教,同时越来越多的竞技体育冠军从校园走出,“体教融合”也成为人们关注并讨论的热词。

  从教育教学规律来看,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体”与“教”必然融合;从社会发展需要来看,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方能担当大任,“体”与“教”必须融合。体教融合不仅能促进体育精神的弘扬和体育文化的深化,还将推动体育科技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带动科技水平和竞技水平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推进体教融合探索与实践,将为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全方位培养人才的理念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就要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本领。至近代国力疲弱时,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发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倡议,强调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对民族自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提出的体教融合育人方针,延续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两类学校提出了不同要求:对于普通学校而言,应在教授知识文化的同时加强体育教育;对于专业体校而言,应在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文化教育。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专业体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都要注意体育和文化的内在融合,实现二者的互为促进。

  一般中小学教育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这种相对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身心健康问题,需要体育运动积极干预。体育最直接的功能是强健体魄,但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体育锻炼对于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综合素质、培养青少年道德人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锻炼形成的昂扬向上的精神还可以促使思维敏捷,推动文化教育收获理想效果。在大中小学教育中,应充分保证体育课的时间与场地,增加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项目,加强体育文化熏陶,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专业体校学生用于体育训练的时间较多,很多运动员年纪很小就进入体校训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疏离了文化课的学习。实际上,但凡在体育专业方面有所成就的运动员,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提升愿望。正如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知识学习和品质提升一样,体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同样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刻理解体育运动,使他们无论投身竞技体育还是服务全民健康,都能贡献自身的力量。

  关于体育生的文化课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统筹。一是学习基础文化课,尤其是人文素养类课程。文学、历史、外语等课程都能提升体育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更好应对体育比赛、丰富内心世界、深刻理解社会、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积极作用。二是学习体育相关文化课,有助于体育生更好理解体育的独特魅力并得到更多的启发。相信这两类文化课的学习,都将有助于体育生的身心平衡发展,帮助他们培育健全人格,甚至提升专业技能。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7日 02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