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厦门:文明新风充盈广袤乡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厦门:文明新风充盈广袤乡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5-07 02: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每天一到中午饭点,厦门新圩镇的农村小路总能看见一个个穿着红马甲、骑着电动车的姑娘忙碌的身影。这26名姑娘来自新圩镇小毛驴志愿服务队。她们的任务是让277位困难老人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近年来,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动员下,厦门市积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由表及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村民们实实在在成为文明创建工作的受益者。如今,走进厦门,文明新风充盈广袤乡村:各村镇婚丧嫁娶从简操办;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志愿服务温暖人心……一个个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让希望田野上的春风更加和煦。

  做个有文化的乡村人

  不久前,厦门灌口镇田头村迎来了上千名“客人”。这些“客人”是奔着这里的芋头来的。吃着仙景芋、听着歌仔戏《芋头颂》,田头村吹响了新时代文明乡风主旋律。

  自称“仙景芋头哥”的洪文财乐呵呵地说:“这场面比我们的‘热闹日’还要热闹。我喜欢这个有文化味的‘节日’。”

  这个日渐兴盛的田头乡村芋头丰收节,已经举办了三次,风头早就盖过了这里的民俗日,渐渐成了当地人“热闹”的新方式。

  近年来,厦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引导农村群众树立文明观念,并积极探索文明乡风建设的更多有效载体,促进村民素质提升。

  双岭村把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为提升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年来,双岭村家家户户都在追“美”。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晒庭院靓照,心里别提有多美。

  陈大爷看到邻居林大姐家的庭院靓照后,忍不住去拜师学艺,开始用花草农作物装饰自己的家,为参加下一届的优美庭院醉爱乡村评选活动“摩拳擦掌”。

  最美庭院评选、和谐邻里节、农耕趣味运动会……移风易俗减去了旧俗的繁文缛节,减去了攀比的奢华铺张,不减的是双岭村村民追求有文化的生活的热情。

  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

  “猪吃的是厨余垃圾,猪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卖了能买猪的是可回收物,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在天竺花园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墙上张贴着这样一组漫画。这组漫画让当地的村民来到垃圾投放点可以不假思索地把垃圾准确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

  走进厦门农村,垃圾已不再是村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拦路虎”。每天,听到熟悉的音乐声后,下陈村村民庄宝智左手一袋厨余垃圾、右手一袋其他垃圾直奔垃圾分类收运车去。

  考虑到农村地区范围广、面积大,定点投放不够便利,厦门在居住密度大、垃圾数量较多的村庄采取定点收集与上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户分类、村保洁、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分类模式。

  厦门的垃圾分类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了不让农村垃圾分类拖后腿,厦门加大力度为农村垃圾分类创造条件,不断引导、鼓励村民转变思想、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垃圾分类带来的美好生活。

  过坂社区的垃圾分类收运任务略显得不那么繁重。原来,这里不少居民家中都备了大发酵桶。果皮、菜叶和茶叶渣都往大发酵桶里装。桶是街道免费赠送的,如何制作环保酵素则是附近菜地老板娘苏久娟免费教的。苏久娟还向村民作出承诺,制作酵素后剩下的渣如果不要,可以直接拎到她的菜地。结果她一个也没等来。村民们发现往自家菜地施过这些发酵后的肥料,菜不仅长势喜人,而且特别好吃。

  最近,村民陈艺惠垃圾分类的热情有增无减。自从收到一农社区颁发给她的垃圾分类表扬信后,陈艺惠特别自豪,还让孩子把这个故事写进作文里。用红纸打印的表扬信,特别喜庆,上面还盖着社区居委会的公章,让表扬信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个“金点子”是一农社区居委会垃圾分类指导员叶秋耳想出来的。为了激励大家再进一步支持和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表扬信正不断从叶秋耳手中送出。

  我为人人成为自觉

  2018年,从一趟翻越千米海拔的“爱心登高”开始,同安区好宜升志愿服务队开展的“高山上的阅读”志愿服务项目,成了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

  他们当中有大学生志愿者、公益讲师、爱心单位,足迹遍布莲花镇、汀溪镇多个乡村,举办近200场形式多样的活动,累计服务学生家长近5000人次。该项目还获得了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初只有7名成员,现在有2000余名志愿者。近年来,厦门农村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这得益于厦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有针对性地进行孵化培育,组建类型多样的志愿者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

  不久前,田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当起了蔬菜义卖的“掌柜”。这个实践站培育的爱心农场产出的果蔬可谓浑身充满了爱。农产品由村中农耕达人带领亲子志愿者家庭栽种,其他志愿者进行日常维护,义卖后的资金用于帮扶村中困难群体,完成一场爱与正能量的良性循环。

  当有人需要帮助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这个理念,正在厦门农村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有时间就做志愿者的生活模式。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7日 03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