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意蕴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意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5-08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海威(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副主任、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多维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标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遵循。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正确把握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焦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强调世界既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遵循历史整体运行普遍性与各民族自身发展特殊性相统一的规律。西方现代化理论把特殊当作一般,奉行“一元论”“主客二分”哲学思维,标榜西方价值的普世性和西方道路的唯一性,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模式和轨迹进行“普世性”阐释,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先验性标准,混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我们党在领导现代化实践中,遵循人类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以全新视野和实践,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既深刻展示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规律,证明社会形态跨越论的科学性,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效应,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学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出来的代表“中国历史”独特性的现代化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在多重现代化任务叠加历史境遇中,以“整体性内生型并联式”现代化,超越西方传统“串联式”现代化发展历程,站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制高点。

  坚持人民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思想理论的凝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所蕴含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取向、“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价值追求和各国人民一律平等共同进步的正义法则,为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鲜明的价值立场。西方现代化理论建立在“资本”扩张实践逻辑基础上,充斥着“两极分化”逻辑、“物质主义”逻辑、“异化”逻辑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国家内部引发了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以及社会生产的总体性危机,在国际上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公平性、非均衡性和不可持续性。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区别于西方社会财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完全贫困化为代价而取得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型制度文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回答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到底为了谁”的问题,从现代化推进立场和归宿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中国式现代化以为了人民为根本、以依靠人民为动力、以造福人民为目标,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使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资本”逻辑驱动的弊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价值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从文明形态特征看,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对西方资本“单向度”文明的历史性超越。从文明格局看,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目标,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为国际关系价值准则,超越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零和博弈论”思维定势,为世界历史发展开辟了新的解释范式与实践样态。

  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大历史观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形成于中华民族追求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宏阔历史场景,是在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中,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性与具体生产力发展阶段性水平的辩证统一的认识论理论成果。

  坚持长期性,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实现民族复兴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后,在民族危机下,中国现代化经历了“师夷长技”“变通自强”“维新变法”等诸多流变,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破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之困。中国共产党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在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径日益清晰。在战略目标体系上,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持续进阶,70余年间14个“五年规(计)划”,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持续进阶的“中国之治”。

  坚持阶段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协同演进。坚持矛盾分析的辩证观点,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化和阶段性特点,实事求是地作出现代化阶段性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党的八大明确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等目标指引下,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迅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现代化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了进一步提炼:“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聚焦解决温饱问题和小康问题,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三步走”战略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规划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代化目标接续递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阶段,经济体系从传统迈进现代,发展类型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分两个阶段对现代化进行战略部署,强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大道中续写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华章。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8日 15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