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敢闯敢试 创新创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敢闯敢试 创新创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6-15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敢闯敢试 创新创优

——江苏昆山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刘 坤

  驶出沪宁高速昆山出口,迎面就能看到两幢高耸的塔楼。这是昆山全新打造的元宇宙产业地标——云昆大厦,首批30家元宇宙产业知名企业即将入驻。“打造元宇宙产业看昆山、发展元宇宙产业来昆山”,正成为这片热土的最新标识。作为全国首个GDP(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江苏昆山连续18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首,充满着澎湃的创新活力。

  从一个农业县到一个现代工商城市,昆山一路闯关夺隘、翻山越岭,勇闯“无人区”,收获“别样的风景”。一条“昆山之路”,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昆山创新前行步履不停。

  新征程,再出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昆山市委书记周伟表示,要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谱写更加精彩的昆山篇章。

敢闯敢试 创新创优

昆山市政府科博馆。资料图片

  1.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核心产业链条

  1978年,昆山经济总量在苏州下辖的6个县中排名末位,曾因此被戏称为“小六子”。

  穷则思变。

  20世纪80年代初,昆山自费建设“工业小区”,主动承接上海的产业溢出,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奠定了工业发展基础。1983年,昆山工业占比开始超过农业。20世纪90年代初,昆山敏锐把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分拆笔记本电脑”,按照“缺什么、招什么”布局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耐落螺丝(昆山)有限公司是2000年落户昆山的一家台资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产品在防松动、防锈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集团产能达400多亿支,国内市场占有率平均达80%,已进入联想、小米、华为、大疆、吉利、苹果等多家企业的供应链。

  “我们与当地及周边多家企业成了产业链合作伙伴,同时还与南京大学进行产学合作,共同研发新材料。”耐落螺丝(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东昀说。

  来自台湾的陈东昀已经在昆山工作和生活23年了。他表示很喜欢昆山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衣食住行等也很方便,“昆山有很多台企,我们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据昆山市台办副主任邢琳介绍,自1990年首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落户昆山以来,昆山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852个,投资总额近700亿美元。在昆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构建了智能终端等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昆山的台资企业普遍看好未来发展前景,在转型升级、加码投资、抢滩新赛道上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邢琳说。

  不只是台企,一大批外资企业也选择在这里扎根、深耕。

  走进川崎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的小型机器人车间,随着装配、自动检测等作业有序进行,通用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等一台台“本领高强”的6轴机器人从这里“诞生”。

  “这条小型机器人生产线是去年建成的,我们投资近1.5亿元,从日本引进先进技术,大小型机器人合计年产量达2.5万台。”川崎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红丽说。

  2009年,川崎机器人落户昆山周市镇后,当地政府积极服务企业、减免租金、介绍客户,全力支持其快速发展。目前,川崎机器人已与当地及周边约60家企业合作,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并实现协同创新。

  “我们约80%的核心零部件、90%的技术人员来自昆山当地及周边城市,我们要扎根在昆山,为当地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颜红丽说。

  多年来,昆山着力打造“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核心产业链条,GDP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已经由当年的口号变为今天的现实。

敢闯敢试 创新创优

川崎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小型机器人生产线。资料图片

  2.构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

  “在我们巴城,有这样一个传说。”昆山巴城镇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大禹治水时期,巴解在阳澄湖地区督工治水,以沸水烫“夹人虫”,有异香,于是尝之,乃佳肴也。巴解因此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为了感念敢为人先的巴解,在“解”字下面加了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

  如今,这种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和勇气依然铭刻在当地人的骨子里。昆山,正继往开来,沿着产业创新集群的方向勇往直前。

  1083公里!搭载清陶能源生产的超高能量密度固态动力电池的试验车辆,创下了全球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新高。

  “2016年,我们来到昆山注册公司,2018年,建立第一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入选昆山市第一批‘头雁人才’团队项目,政府支持了我们1亿元的项目研发经费,这对公司的研发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泓材说,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经费逐年提高。除了注重自主创新外,他们还与好孩子、科森科技等多家本地公司成了产业链合作伙伴。

  专家认为,一家企业是搞不成集群的,集群一定要有相应的规模效应,这种规模效应体现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上。昆山的市场和产业链很完备,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正朝着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未来可期。

  坐落于昆山高新区的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同样在产业创新集群道路上探索前行。目前,产业园集聚了泽璟制药、瑞博生物、迈胜医疗等144家企业,实现了协同创新。

  10多年前,华东师范大学磁共振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吴昌琳怀揣资金和创新点子,满腔热血来到昆山,创办了苏州博创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公司快速发展,三类医疗器械和二类新药逐步实现产业化。在吴昌琳眼里,“昆山是有梦想的地方,也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近年来,昆山紧紧围绕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跃升。2022年,昆山高新技术企业净增480家,达274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提升至57.3%,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

  “创新一定要落地生根,实现本地化、产业化。”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汉辉表示,当前,昆山正在从产业集群发展转向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创新不是孤立、单独创新,而是集群式创新。

敢闯敢试 创新创优

友达光电智能检测机台。资料图片

  3.下好“先手棋”,增强城市吸引力

  今年5月,通力中国第150万台设备从昆山工业园发运到苏州首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11号线站点,创造了我国电(扶)梯行业发运量新纪录。通力落户中国27年来,昆山工业园已成为通力全球第一大生产基地和第二大研发中心,拥有全球最高的电梯测试塔之一。

  昆山因开放而兴。如今,79个国家和地区的9600多个项目集聚于此。擦亮“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昆山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强,在开放创新中实现共赢发展。

  友达光电于2015年落户昆山,主要生产液晶面板,凭借其低温多晶硅技术,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5%。

  “我们新增投资,用于扩能、研发,这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希望扎根昆山的决心。”友达光电总经理林耀文介绍,公司十分重视研发,目前每年研发投入超过营业额3%。

  “我们注重根据市场趋势和需求,规划未来5年甚至更长远的创新研发方向,并朝着这一方向和目标持续创新。”林耀文说,未来,每家公司都应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工具,也是一条必须走的路,可以让企业变得更强。

  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不只是企业在提前布局、谋划创新,昆山亦是如此。“要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去实现跨界发展,生出一个新的未来产业,这是一个市场需求和创新需求相结合的过程。”胡汉辉说。

  如今,元宇宙产业已成为昆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赛道。全市55家元宇宙相关企业完成入库,其中基础设施层6家、核心层34家、应用服务层15家。今年2月,元宇宙入库企业相关营收近40亿元。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我们预计智能穿戴产品将在2至3年内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为我们带来万亿级市场规模的第三次产业机遇。”周伟说,昆山将在元宇宙的星辰大海中奋楫扬帆、踏浪前行,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因此,昆山必须超前谋划、率先布局,推动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5日 05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