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青岛莱西:“飞地”政策促进经济互利共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青岛莱西:“飞地”政策促进经济互利共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6-28 03: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于言朋

  走进位于山东青岛莱西市姜山镇的青岛洪鼎源新材料生产项目所在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火热的建设场景:林立的厂房、轰鸣的机器声,无不让人感受到这里蓬勃发展的气息。现场的项目负责人王萍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河头店镇通过“飞地”落户到姜山镇的,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120余人。

  据悉,该项目从洽谈到竣工投产,用时不到1年,这得益于莱西市实施的“飞地”政策。

  所谓“飞地”,即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将本区域的项目放到其他区域建设,利用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机制实现共赢,绕过地理位置僻远、用地指标短缺等招商引资的“拦路虎”,为存在招商劣势的地区提供了招商新思路。

  要真正发挥“飞地”经济的作用,关键在目标一致,能互相取长补短。

  “马连庄镇地处青岛市最东北角,没有园区配套,缺乏用地指标,更无区位优势,要想让项目落地,须顺应客户需求,到南部区位优势明显的乡镇去找地。自从‘飞地’政策实施后,我们镇的项目招引空间更大了、范围更广了。”莱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连庄镇党委书记左杰告诉记者,马连庄镇通过“飞地”模式,在姜山镇建设了红马四新技术产业园、青北智能制造产业园等。

  “飞地”模式为马连庄镇等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招商机会,对项目投资方来说,引资方和承接方不在同一个行政区划内,异地服务质量的好坏是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为打消企业对“飞地”落地项目服务质量的担忧,马连庄政府协同姜山镇政府主动对接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在‘飞地’落户过程中,我们企业也感受到了引资、承接两方政府的诚意与热情,马连庄镇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从登记注册到项目落地的全程代办服务,姜山镇政府也主动上门对接,在环评安评等方面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在姜山镇的青北智能制造产业园施工现场,入驻企业青岛锐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福林告诉记者。

  青岛锐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青北智能制造产业园,是马连庄镇通过“飞地”模式在姜山镇建设的。该用地盘活利用了姜山当地一家物流企业闲置土地247亩,如今,园区内一个个新建厂房鳞次栉比,已引进中小企业10家,主要从事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

  “飞地”模式不仅点燃了区域内的经济活力,更为跨区域经济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莱西和莱阳分属青岛市和烟台市,只有一路之隔,但碍于行政区域划分,过去几乎没有合作。随着胶东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和“飞地”模式的应用,这种旧有格局正在被打破。

  在莱西经济开发区,中科曙光数创液冷产业创新基地项目现场,现代化的厂房已经投入使用,自动化生产线运转有序,不断有新产品下线。作为该项目的配套,该企业的冷却液生产项目正计划以“飞地”方式落户莱阳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

  “冷却液属于化工项目,莱西经济开发区不能落地,而邻近的莱阳经济开发区有化工产业园,项目可以落地。多亏了我们的‘飞地’模式,让项目落地有了‘最优解’。”莱西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促进部副部长纪聪聪说。

  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是山东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在此新模式下,“飞地”如同一条美丽的纽带,将莱西和莱阳紧紧连在一起,翻开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28日 10版)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