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党旗,高高飘扬在基层一线。今年“七一”前夕,光明日报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挖掘发生在共产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感人故事。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石光银,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部主任李殿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王克荣,他们的躬行实践令人敬佩,他们的精神世界令人动容,他们正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带给居民有质感的幸福
光明日报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军门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中心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全面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模式,形成参与社区治理的常态化机制。”6月3日,在福建福州鼓楼区洪山镇大凰山社区举办的第五期“军门社区书记讲坛”上,“七一勋章”获得者、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声情并茂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
林丹(左一)与军门社区少儿托管中心的孩子们交流。新华社发
用党建敲开幸福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用有温度有温情的服务给居民带来有质感的幸福,始终是林丹工作的理念。她与社区结缘,要追溯到1972年。那时,林丹作为返乡知青回城待业,居委会主任邀请她到居委会帮忙,这一“帮”就是50年。林丹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的难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每天走街串巷,倾听家长里短,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军门社区是个大家庭,为‘家人’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我都愿意,也不觉得疲倦。”50年来,林丹坚持不懈、坚守爱民、坚定为民。如今,年过七旬的她依然没有放慢走街串巷的步伐,为居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依旧火热。
一次,林丹得知社区年事已高的老党员陈伯家里困难,生活拮据,便主动为陈伯排忧解难。社区党委积极牵头,联合共建单位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为陈伯及其妻子提供健康、便捷服务,定期上门为二老测血压、血糖,进行保健指导。
“我跟我老伴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现在医护人员主动上门来看我们,给我们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我们感到非常感动和温暖。”陈伯说。
面对社区难题,一人的力量虽然渺小,团队的力量却是强大的。林丹书记深谙此理,在用心打造社区服务团队的同时,她积极联合共建单位,共同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提供服务。
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建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受到群众好评。对孤寡老人,她当起“女儿”,悉心照顾;对待业青年,她帮忙介绍工作,热情对待;她将社区“4点钟学校”改造升级为福州首家公办托管中心“阳光朵朵”,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孩子得到了照顾……从贴心服务到智慧小区,从关心群众冷暖到党建引领治理,在社区的平凡岗位上,林丹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林丹的带领下,军门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林丹带领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部署了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强化学习。“我们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民生要点整理成‘白皮书’,印刷成大号字体,方便老年人阅读学习,并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情暖万家、送学入户’活动,大力宣传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最快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林丹说道。
如今的军门社区,老旧街巷修葺一新,小区功能配套完善,景观面貌明显提升,邻里关系和谐温暖,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想到这些,林丹喜笑颜开。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军门社区将持续发挥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切实增强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激发在职党员干部“愿为”的思想觉悟、“善为”的实际本领、“有为”的内生动力,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卢云云
他见识过沙漠的厉害,也经历过沙漠的侵害,因此,40余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约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并见证着这片沙漠即将从陕西大地“消失”。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
石光银(右)与石健阳在育苗基地内观察种苗培育情况。受访者供图
盛夏时节,年逾古稀的石光银精神矍铄,和往常一样,他依然坚持前往林场进行浇水、抚育、巡林防护等工作。
走进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的一片樟子松苗木基地,这里大多是最近几年复种的新苗。已退居二线的石光银还是闲不下来,又开启了他的“复种”新征程。
风沙肆虐、田地侵吞、房屋淹没……沙害曾给石光银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父亲曾带我们搬了九次家,沙子都上房梁了,五六年就得搬一次家,没有适合人生存的条件了。”站在如今绿意盎然的狼窝沙上,石光银望着远方回忆他的治沙岁月。
1984年,32岁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公司,开启治沙事业。然而,2008年植树节这天,石光银把一生最大的悲伤埋进了毛乌素。运送树苗遭遇车祸,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治沙把儿子都治‘进去’了,你还要干,为什么?”
石光银给出了坚定的回答:“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手握拳头进行入党宣誓的时候,就知道党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石光银也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当初入党时的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内容,这给石光银治沙队伍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为了让群众有所收益,向生态要效益的石光银成立了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让农户在治沙的同时脱贫致富,全面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
致富不忘本,前行不忘根。从当初的治沙小公司到如今的林蓄产业化大集团,石光银在十里沙村建起移民新村,将白于山区的一部分困难群众搬迁到这里,并在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为每户村民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这些年,石光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联合300多户农民,先后办起了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十多个经济实体,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实现了让沙窝窝变“金饽饽”。
如今,石光银依旧喜欢忙碌在他的植树造林事业中,更令他欣慰的是,大学期间就已入党的孙子石健阳在毕业后带领技术团队回到家乡定边,接续进行育林护林等工作,守护爷爷和父亲建造的“绿色银行”。
“我爷爷出生在沙漠中,我父亲沉睡在沙漠里,现在我又回到了这片沙漠,我就是要把治沙这根‘接力棒’拿稳了。”石健阳坚定地说。
“我老了,但中国共产党依然青春。”绿树旁,石光银把多年植树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教给石健阳,他要把攒了大半辈子的“传家宝”传给他的第三代治沙人。“我将尽我所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关怀与爱护,我这一生的使命,就是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他说。
一座山,一个人,一辈子,爱一群学生
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刁良梓
6月28日,电影《此生有约》在珠海华发商都国际影城举办首映礼。“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专程赶赴珠海与观众见面。
“一座山,一个人,一辈子,爱着一群学生……太动人了。”首映式上,好多人因为感动而落泪。《此生有约》是一部以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为原型创作的电影,讲述了乡村教师薪火相传的故事。
张玉滚(左一)为学生颁奖。受访者供图
这个喜讯像插着翅膀一样,飞向了地处深山的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整个校园都沸腾了。“我们以张校长为骄傲,更要以此为动力,讲好每一堂课,让更多山里的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黑虎庙小学的老师们眼中闪烁着光。
聚光灯下的荣耀固然令人羡慕,背后的不易和辛苦淬炼的信念更值得敬仰。转眼22年过去了,张玉滚依然坚守在这座大山,高擎乡村教育火炬,照亮着孩子们的梦。
1980年,张玉滚出生于伏牛山深处的黑虎庙村。这里到底有多偏?村里人每次走出大山,得沿着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越尖顶山,再穿过险峻难行的八里坡走到高丘镇,来回通常需要十几个小时。那时,人们无不想挣脱“像一口黑锅一样紧紧扣在黑虎庙村头上的这座大山”。
2001年9月,张玉滚中专毕业,在老校长的劝说下,他放弃了留在城市的工作机会,成了一名民办教师。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张玉滚默默在心里定下了“铁规矩”。大山里条件艰苦,许多老师不愿意来这里工作,为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他不断挖掘潜能,把自己磨炼成一名“全科教师”,各个年级、各个学科他都驾轻就熟。
学校原来没有食堂,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米面馒头,在教室后面一间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生火做饭。每天烟熏火燎不说,年龄小的孩子做的饭总是半生不熟。2003年,食堂建好了,可是工资不多,没人愿意来工作,还是开不了张。万般无奈,张玉滚劝说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成为一名炊事员,专门给孩子们做饭。
默默陪伴孩子们的日子里,张玉滚练就了一身的“本领”: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操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2012年,张玉滚转成正式在编教师,后来又接任了校长。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下,黑虎庙小学新建的宿舍楼投入使用,解决了学生和老师的住宿问题。之后,又翻修了教学楼。鲜亮的明黄色,让学校成为大山里的一抹亮色,墙上的红色大字“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才”格外醒目。2018年,学校又新建了宽敞明亮的大餐厅,教室里装上了多媒体设备,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山里孩子们拥入现代化教育的怀抱。
临近期末,黑虎庙小学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不断,老师们一边组织活动,一边进行全面梳理总结。“目前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好了,我们的重点是提高教研水平,我们暑假计划走出山外开展系统培训学习,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知识滋养。”张玉滚表示。
为大国重器铸造“钢铁脊梁”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头戴安全帽,身着白工装,“七一”前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李殿中又一次赶到大型锻件企业,紧盯某款新型材料生产试验。
李殿中(右一)指导团队的科研工作。受访者供图
“越贴近现场,越能发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刚到车间,李殿中顾不上寒暄,就拉住企业工程师直奔主控室,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从工艺到数据讲个不停。
交流的重点离不开一个字——“钢”。工业生产中,“大国重器”所需的许多大锻件,如核电压力容器、大型船用曲轴等都是先做出大钢锭,再由钢锭加工成形,钢锭的质量举足轻重。
过去我国大型钢锭生产存在不少缺陷,质量不稳定,导致许多大锻件严重依赖进口。1998年,李殿中入选中国科学院院级人才计划,被引进到金属研究所工作,组成十多人科研团队向着难题攻关。
为了弄清楚钢锭性能问题是如何发生的,李殿中决定把钢锭剖开,看个究竟。然而,这一大胆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质疑,因为解剖钢锭不仅成本高,而且周期很长,没有哪个项目愿意白白耗费时间。
但李殿中坚信要解决问题必须做好基础研究的源头工作。最终,他的想法得到了企业的支持,直径2.4米、高3.5米、单重100多吨的大钢锭被一剖为二。从横断面上看,钢锭成分分布不均匀,内部存在孔洞和裂纹,这是导致其易报废的主要原因。这些孔洞和裂纹又是怎么来的呢?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成分不均匀导致的‘偏析缺陷’和钢中的氧密不可分。控制钢水中的氧含量,就能显著减少‘通道偏析’的数量和尺寸,实现钢的性能提升。”2014年,李殿中根据实验结果撰写的论文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引发了学界较大反响,“控氧可有效控制偏析”机理成为行业共识。
基础理论的创新,带动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迅猛发展。4月6日,在辽宁沈阳地铁1号线施工场内,随着一阵机械的轰鸣,应用国产大型主轴承的盾构机破土而出,标志着我国寻找到了盾构机完全国产化的“最后一块拼图”。盾构机用大型主轴承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李殿中。
从“大型船用曲轴”到“三峡水轮机转轮”再到“核电压力容器”……经过20余年的接力创新,李殿中深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多年来,他用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带领团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我国核电、水电、船舶、盾构等领域大构件国产化作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在全国重机和特殊钢等行业的50余家企业成功应用,为企业新增产值数百亿元。
2021年,李殿中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殿中对记者说:“创新很多时候是‘九死一生’。虽如此,也要拿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向着‘卡脖子’难题攻关。”凭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事业的执着、对创新的追求,李殿中用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实际行动,为伟大祖国早日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与“艾”同行,当爱的使者
光明日报记者 田雅婷
她每天24小时开机,手机里存着几千个艾滋病患者的号码;由于担心患者联系不上,十几年不更换号码;很多患者亲切地将她称为“知心大姐”……她,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王克荣。
王克荣与患者交流。受访者供图
王克荣的空闲时间很少,几十年来,她一直潜心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每天都忙着与患者交流,处理与艾滋病防治项目相关的事务。
1984年,王克荣从护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科工作。三年后,北京地坛医院接收了首例艾滋病患者。那时,人们对艾滋病缺乏正确认知,很多医务工作者在面对艾滋病患者时,也无法克服心理障碍。王克荣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病房看望艾滋病患者时的情景,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帽子、口罩、手套、鞋套,心里仍然非常紧张。
患者老李是一名工人,受伤治疗时不幸感染了艾滋病。那时,得了艾滋病就会被隔离,连家人都不敢去照顾。尽管内心忐忑,王克荣仍尽心尽职做好老李的护理工作,同时积极学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后来,随着接触的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她敏锐地发现,很多患者在确诊时难以接受,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这时王克荣就成为阻止他们走向生命绝境的人。她认为,除了治疗,患者还需要心理安慰。于是,北京地坛医院1999年成立了“红丝带之家”,这是一个给予艾滋病患者综合关怀的社会团体,王克荣就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
她带领团队,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心理咨询、行为干预、法律援助;她走遍全国艾滋病重点高发区,培训艾滋病基层护理人员万余人,培养了大批志愿者;她还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管理”的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
近年来,王克荣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全国积极推广先进的艾滋病个案管理经验——培养专职人员作为个案管理师,他们为新确诊的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咨询和准备、服药依从性教育,并跟踪随访,将患者转入“红丝带之家”,进行长期管理。
最近,她和团队又针对艾滋病高发人群积极开展HIV抗体快检工作,促进艾滋病早发现早治疗。她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发展培养“红丝带之家”工作团队,提升团队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为艾滋病患者提供综合医疗支持和人文关怀。
与“艾”同行几十年,当年那个第一次面对艾滋病患者紧张不安的年轻护士,如今已成为艾滋病患者最信赖的“家人”。王克荣不仅成为中国第一位荣获“贝利·马丁奖”的护士,还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丁格尔奖”等荣誉。
“这些奖是颁给大家的,我自己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王克荣说,她愿当一辈子爱的使者,帮助更多患者和家庭看到希望!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3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