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7-23 05: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撰文/摄影:蔡朝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福建西部地区,最有名的建筑就是土楼。据说,它始于宋,盛于清,至今营造不已。从2008年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过去十几年了。许多生活,仍在这里年复一年地延续着;许多改变,随着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也在这里兴起。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夜色中的怀远楼

  从2014年开始,我坚持拍摄福建土楼,记录这里的生活与变迁。我走过的地方有龙岩永定、泉州安溪,以及漳州南靖、平和、华安等地,拍过的土楼不下几百座。吸引我一拍再拍、乐此不倦的,有土楼本身之美,有土楼建筑风格之多样、规模之宏大、结构之精巧、文化内涵之深厚。无论走近了看,还是从高空俯瞰,福建土楼都堪称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的精品。

  土楼的农耕文化和人们四时的日常生活也是我每次都要拍的。多年来,我拍摄了不少土楼居民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场景。我将镜头对准田野中的农人,拍下他们劳作的瞬间,也拍下他们丰收的喜悦。我还拍摄了很多乡民烧菜、煮食、酿造的场景。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土楼这一文化遗产仍然是活着的,充满烟火气的。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大坪楼旁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

  最近几年,我还特别有意识地拍下土楼的大门,上面写有每座土楼的名称、门牌,也常常有与楼名相对应的对联。每当看到这些都会让我觉得,几百年来,土楼始终承载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从聚族深居山中、耕读传家,到今日被更广大的世界所认识,在申遗成功之外,发生在土楼的另一个巨大变化还有高速公路的建设。它就像一条大龙,跃入群山之中,将土楼与周边地区连接成巨大的交通圈。也正是这些改变,让我对土楼的未来产生了源源不断的新的憧憬。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土楼外的夏日荷塘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田螺坑土楼群的秋收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在河坑土楼群举办的民俗活动

土楼的人间烟火气

土楼里上演木偶戏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3日 1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