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2023暑期档观察:影像之光积蓄精神力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2023暑期档观察:影像之光积蓄精神力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9-06 03: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艺观潮】

  作者:周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每年暑期档都是电影市场的重头戏。而这一轮暑期,国产电影不只票房高歌猛进,片源供给丰沛,而且使越来越多的影像照进了现实——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元,一百多部影片上映。不同类型轮番登场,各种话题热议不断,其中既有神话历史内容,又有社会现实题材,既有悬疑犯罪类型,又有热血励志故事,既有爆笑喜剧,又有感人悲剧,既有高科技营造的视觉奇观,又有真实影像记录的自然风光,呈现出多层次市场格局,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观众的多样需求。在这些华丽的外在元素之外,商业片的精品意识更强了,在注重视听效果和话题效应的同时,打磨过硬的故事内核,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期待。无特效、非奇观的文艺片、纪录片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凭借独特的选材视角和严谨的创作态度,收获好口碑。不仅如此,还有多部电影深度介入现实、影响现实、推动现实,实现艺术创新、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为国家发展积蓄强大精神力量。

2023暑期档观察:影像之光积蓄精神力量

  以传统文化之美掀起一股文旅热

  《长安三万里》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两部取材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影片为暑期电影市场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前者用精美的动画展现气象万千的大唐盛景,描画了大唐诗人群像以及他们的真挚情谊和奋斗历程,并将诗歌、书法、相扑、古琴等元素融入其中,让观众借着作品所构筑的浪漫意境梦回大唐,感受诗歌之美,领略古人之志。《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则利用现代视听手段,将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中古人汪洋恣肆的想象化为恢宏的历史图景和奇幻的神话世界,让昆仑仙境、龙德殿广场、冀州城战场等场景与姜子牙、质子们、九尾狐、饕餮、雷震子等人物交相辉映,共同演绎了一出气势磅礴的史诗大戏。

  当这些穿越百年、千年的古老故事、经典诗句、英雄名家经由先进视听技术和现代创制理念的诠释,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一下子“唤醒”了埋藏于人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随着两部影片票房不断攀升,舆论关注度居高不下,激发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进而在文化消费领域掀起一股新国潮热。《长安三万里》的热映,使“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大众出游新主题。黄鹤楼、梁园、白帝城等与片中故事相关的景点,都变成了旅游热门目的地。尤其是西安因影片中“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的经典台词,变成无数游客向往的“诗意之城”——影片上映后,游客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数倍;大唐不夜城街头的“诗仙李白”成了“明星”,一现身就被游客团团围住,吟诗作对;影片同款暑期研学线路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河南鹤壁市也搭上了暑期文旅快车,携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推出“看封神电影,免费游鹤壁”系列活动。作为影片故事发生地,鹤壁淇县更是推出封神文化主题公园、古风集市等,吸引游客一览“朝歌夜弦五十里”的景象。

  从《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热播激发大众的古都旅游热情,到《满江红》热映使太原古县城成为网红打卡地,这股传统文化旅游热潮从剧集延伸到电影,让人们从“对话历史”到“走进历史”,从“打卡观光”到“沉浸理解”,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开更多想象空间,也为影视和文旅开拓更多发展思路。

  以现实话题观照人间烟火

  暑期档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多部现实题材作品出圈。先是6月底《消失的她》关注两性关系话题,把现实题材和悬疑类型结合起来,激发观众对恋爱、婚姻问题的思考;紧接着《八角笼中》将镜头聚焦贫困儿童通过拳击改变命运的故事,展现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然后《热烈》关注年轻舞者的追梦过程,把当代中国青年努力绽放的精神面貌诠释得淋漓尽致;再有《孤注一掷》打出“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的宣传口号,以普法功能成为家庭观影的首选,父母带着少年子女或者子女带着老年父母前来观影成为常态;还有《学爸》讲述幼升小的故事,引发观众对“鸡娃”还是“佛系”教育问题的深思;《我经过风暴》则将创作视野对准经历家庭暴力的女性,用一个家庭悲剧引发社会各界对家暴危害性和隐蔽性的警醒。

  这些作品或改编自真实事件,或有大量真实案例做支撑。创作者深入社会生活或新闻事件的肌理之中,获取一手的鲜活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用逼真且丰富的细节,构建或紧张刺激、或真挚感人、或热血高燃的精彩故事,用真实沉浸的体验不断冲击观众的视听和认知。不仅如此,它们直击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现实中国的热点、盲点、痛点,和当下大众的普遍关注形成呼应,经由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迅速发酵扩散,构建起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将各界有助于这些问题推进、解决的有益思考借由电影相关话题展示出来,改变人们固有观念,影响人生轨迹。有青少年因看了《热烈》对街舞产生了兴趣,有家长在观看《学爸》后开始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老人学习《孤注一掷》的反诈知识,提高了警惕性;有女性看了《我经过风暴》,意识到可以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这一刻,电影与现实形成奇妙交集,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力量引领电影进入发展新阶段

  暑期档中国电影获得喜人成绩,电影新力量功不可没。比如,《八角笼中》《孤注一掷》等热门影片都由80后、90后导演执导,《我经过风暴》《学爸》甚至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这些青年导演不仅在表现手法的创新、影视技术的探索、文化审美的提升、价值理念的表达等各个方面进行突破,而且运用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观众心理,紧密关注市场需求,并积极适应行业变化,运用工业化、系列化的手法,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票房回报,展现出强大的创作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他们在这个夏天崭露头角,昭示着在业界前辈的“传帮带”下,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历练和积淀,青年电影人才已全面崛起。

  新一代电影人的成长,伴随的是电影观众的迭代。近两年,观众群体的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二三线城市市场逐渐崛起,乡镇电影院成为不可忽略的增量,主流观影人群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90后、95后甚至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生代,不喜欢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有意识地参与到信息的生产过程中,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电影的宣发中。比如《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之初票房表现一般,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变成“自来水”,主动为该电影的宣传发行出谋划策。诸如“你一块我一块,下部才能出得快;你一张我一张,三部才能齐开张”“请封神宣发立刻传位于我”等二次创作的段子、短视频屡次登上热搜,助力该片票房逆袭。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电影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电影和观众,反之亦然。无数创作者呕心沥血、每位观众真挚期待,在这些中国电影“新鲜血液”的相互作用、共同努力下,一种尊重优质内容和多元题材、着重思想挖掘和意义追寻、注重主流价值建构和正能量传播的电影文化正在形成,中国电影的美好现实就在眼前。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6日 15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