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9-15 04: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郭兆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近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其中提出,到2030年,全国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规划》就今后一个阶段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作出明确安排,有助于全面、科学、系统、持续开展荒漠化治理,高质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比十年前净减少500万公顷、433万公顷,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率先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四年后,将“草”纳入这个体系;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历史性转变,是下一步我们持续开展生态治理的根本遵循。

  土地退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挑战。因此,防沙治沙关系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坚持治沙致富、增绿增收相结合,是应对土地退化挑战的治本之策。在保护好生态且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利用光、热、土、生、景等资源,适度有序地发展节水、低碳、环保型特色沙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能够助力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荒漠化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久久为功,涌现出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内蒙古库布其、甘肃古浪八步沙、新疆阿克苏等先进典型区域和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等治沙英雄事例。其中,“科学治沙的探路人”王有德被授予“人民楷模”称号,苏和、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石光银荣获“七一勋章”,塞罕坝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治沙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

  防沙治沙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组成一个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因此,做好防沙治沙工作,需要我们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谋划治理之道,以整体性、多目标综合管理模式开展生态系统管理,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以沙漠边缘及绿洲、沙地、流域、山系等为防治单元,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

  防沙治沙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如果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最终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整体性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关键在于把握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一方面,科学部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断创新完善治沙模式,提高治沙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5日 02版)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