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65】作家柳青笔下的那个村庄……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65】作家柳青笔下的那个村庄……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9-21 04:30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65】

  光明日报记者 王国平 张哲浩

  终南山是秦岭山系中的重要山脉。终南山下的村庄不少,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是颇为特别的一个——作家柳青曾把皇甫村的风土人情和家长里短放在心上、注入笔端,写成经典小说《创业史》。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65】作家柳青笔下的那个村庄……

皇甫村新景 姜娓摄/光明图片

  初秋时节,我们赶了个大早,想着趁日头爷好脾气,前往皇甫村拜访。

  皇甫村历史悠久,地处古上林苑内御宿川之中。据传汉高祖刘邦为纪念功臣纪信曾在此修建“与天无极宫”。2006年在此出土汉“与天无极”瓦当数枚,与汉时御宿川内多离宫别馆之记述相印。全村现有1650户,5380人。新中国成立之初,皇甫村群众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深深吸引了作家柳青,1953年他辞去长安县县委副书记职务,一头扎进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

  柳青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说过,写小说就像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的是生活,一头挑的是技巧”。14年间,他在皇甫村完成散文集《皇甫村的三年》,中篇小说《恨透铁》和长篇小说《创业史》。《创业史》还被译成多国文字,也把皇甫村推向世界。柳青还把《创业史》的1.6万余元稿费全部捐出,为村子通电,办起农械厂,修滈河南大桥。柳青逝世后,遵其遗愿,将一部分骨灰埋在了皇甫村。

  来到柳青故居,已经有游客在门外静候。故居是关中庄稼人家院落的架势。临近开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骑着一辆“吉祥豹”电动车,稳稳当当停在故居前。老汉身穿深蓝色圆领短袖,胸前别着党徽。他掏出钥匙,打开院门,神情庄重。

  老汉叫刘田民,今年78岁,柳青定居皇甫村时,他只有6岁。他是《创业史》中才娃的原型。他的名字是自家爷爷取的,寄托着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喜愿这个孙儿有块田”。有块田就有了“创家立业”的根基。

  但这个愿望曾经很遥远。

  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高增福倒霉透了。终南山里汤河峪的那条沟深,但走完了四十里龙窝洞,也就到了尽头了。高增福的倒霉劲儿,看来没个尽头。”书中高增福是才娃的父亲,也是以刘田民父亲刘远峰为原型。

  “俺柳青伯书上写的,都是真的。他写高增福没了婆姨,又当爹又当妈照顾儿子才娃。俺娘早就没了……俺比才娃要强一点,就是还有俺柳青伯掏心掏肺对俺好。没有俺柳青伯,就没有俺的今天。就是这话!”刘田民接过记者随身带着的《创业史》,翻着看,说里边写的和以前的日子对得上。

  “夏天,蚊子叮死人,蛤蟆鼓吵得能抬起你!冬天,你看嘛,这稻地野滩地方,外头风多硬!”这是柳青对当地环境的描述,刘田民说那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冬天的衣服就是几块烂布,穿在身上太冷,就左叠一下,右叠一下,裹紧一点,图个心安。真是个熬煎!”

  刘田民说的“熬煎”“就是这话”“喜愿”,都是《创业史》中人物的口头禅。

  这部小说是皇甫村大地上长出来的一枚果实。作品中的大多人物在这里有原型,作品中的时间与现实基本同步。撰写小说的过程,本身就是柳青沉到生活深处、融入百姓中间矢志“创业”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柳青,指出,“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柳青故居悬挂着不少他和农民在一起的照片,他们都戴着草帽、挽着裤腿,并肩坐在田埂上。

  柳青对小说中的后生梁生宝寄予厚望,写他在“创业”时心中燃烧着理想的熊熊热火,“年轻的庄稼人啊,一旦燃起了这种内心的热火,他们就成为不顾一切的入迷人物”。而柳青以“创业”的精神写《创业史》,内心也有一把“热火”。

  小说出版前,他一直在打磨,恳请出版社推迟出版时间,“我是一个有病的人,工作慢……请你们从第三季度的计划里抹掉”。他还准备将全书重写一遍,把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都解决了。

  对于柳青而言,“创业”的过程,亦是“创心”“创志”的过程。

  今天,“创业”“创心”“创志”在皇甫村得以传承,并且有了新的创造。

  柳青笔下的滈河畔十里蛤蟆滩,一度水源干涸,水田改旱地,种起了小麦。这几年,王曲街道启动新时代的“创业”计划,通过滈河综合治理、水系建设、农田改造等一系列工程,采取以村民为主体的农业合作社模式,恢复十里蛤蟆滩稻田景观,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

  “种养基地通过组织稻田收割节、稻田音乐节,开展亲子抓鱼等活动,打造‘读《创业史》、体验稻作农耕、吃稻鳖稻鱼’特色,探索农业多元价值,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常在林间”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负责人姚运红说。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默念着《创业史》里的这句名言,来自陕西安康的“创业三剑客”也将目光投向了皇甫村。

  马培源、王淦、钟洋都是安康汉阴县人,高中同窗,一起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毕业时都有投身“三农”的志向。他们发挥特长,改造村里老房子,让民宿保留古朴样貌的同时,更加宜居;通过墙体彩绘,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开展直播带货,让皇甫村土特产走上“云端”……这些举措不断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和网络用户,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柳青,进一步擦亮“皇甫村”和“创业史”的品牌。

  记者来到他们租下开启“创作”的老房子,这里距柳青故居只有几分钟车程。

  整面墙的彩绘,一只肥硕的猫咪躺在云彩里,很是惬意。门帘上的一句“可把你盼来了”,透着亲切。进门来,老式磁带播放机、搪瓷碗等旧物的气息,与简洁清爽的现代风格相互交融。“保持热爱 奔赴山海”八个字上墙,还配有英文表达:“Rush off to the world and keep loving。”

  “改造的过程,耗时耗力,都差点扛不下去了。但创业总需要一个过程,实现理想都要经历挫折与磨难。加上村里和街道及时提供支持,比如加大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修整道路,修建停车场,简化各类手续,排查安全隐患等,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一门心思创业。”钟洋说,就如梁生宝所说:“把它的!拿下就是了!”

  “创业难……”这是《创业史》题记中的一句乡谚。如今,在小说的“老家”皇甫村,我们的感受也是三个字——“创业欢”!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65】作家柳青笔下的那个村庄……

扫码看视频 走进《创业史》诞生地皇甫村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1日 01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参会代表在广东参访

  • 重庆大足举办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2023-11-14 15:37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11-09 15:54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11-08 15:29
2023年11月7日,俯瞰江苏省泰州市天德湖公园景色。
2023-11-07 15:35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11-06 16:19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2023-11-06 16:18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10-26 13:16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10-14 23:36
醉美阿尔山
2023-10-09 10:22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10-08 16:39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