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指尖
七月,横峰县司铺乡牛桥村村口的紫薇树繁花似锦,它们绕着水塘开了一圈,颜色不同的紫薇每株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紫薇、翠薇、赤薇、银薇……公路两边开满了波斯菊、松果菊、金盏花、旱金莲、蓝色矢车菊等五颜六色的野花,一朵朵俏皮地拉拽着我们的裤脚。稻花在风里摇荡,一股股稻花香扑面而来。流水边,有妇人在浣洗衣物,安然的身影嵌在流水的背景中,仿佛一幅油画。映入眼帘的村屋多是二层小楼,房前屋后稠密的柚子树闪着绿油油的亮光。
我们来到一扇大门前,“爱莲旧第”这缘起周敦颐的四个大字镌刻在青石门头,在近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错落有致的马头墙被几百年的风雨轮番侵蚀,虽已残损,却依旧葆有威严的气势。
这是建于乾隆年间的周家老宅,占地千余平方米,砖木结构,共三幢四厅九天井。听着周师傅的介绍,我们想象着它原初的样貌——雕梁画栋,别有洞天,气势恢宏,门楣、裙板、挂落、屏风,到处都雕刻着花鸟鱼虫等吉祥图案,按周师傅的说法,“如蓬莱阁神仙居所”。这所神仙居,处在牛桥村一个叫莞草池的地方,这里地势开阔,北靠一座形若凤凰的大山,东西两侧小丘连绵,一条小溪自凤山宛转而下。
在周家老宅有过七年生活经历的周师傅,依然记得那段时光:楼上楼下住了一百余人,每家的房间都被杉木板隔成几间;只有正房依旧保持其固有的空间,宽敞、安静、庄严、肃穆,那里居住着每家最年长的人,如果他们故去,他们的长子便会顺理成章地搬进去。“1983年,我七岁,老屋因为太过拥挤,人们开始选择搬离,我们家也从祖屋搬到了新盖的二层小楼。”他站在东厢房的位置,这里不足二十平方米,却是整幢老屋爬藤植物生长最繁盛的地方,它们顺着塌掉的小半边墙口探出头去,在阳光下闪着鲜绿的光芒。周师傅说:“这就是我们家。”
他记得老屋里的热闹和嘈杂,记得大人们的悲欢,孩子们的喧闹。他最喜欢的游戏是捉迷藏,不要看每家居住的地方都很逼仄,但到处都是可以躲藏的地方:沉重宽大的杉木贡桌后面、楼梯旁的阴影处、放水缸的角落,甚至阿婆的背后……吃饭的时候,小伙伴们喜欢端着碗聚在一起,趁大人们不注意,悄悄换着吃。那时候,逢年过节会请来串堂班社,在老屋大厅架起锣鼓,吹起箫笛,拉起胡琴,拨响三弦,人突然变得更多了,稠密而拥挤,像溪边的草。外面的人来听戏,便只能挤在门洞里。“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长大了跟着父亲去唱戏。”《麻姑献寿》《观音送子》《穆桂英挂帅》《碧桃花》……每一出都让他痴迷不已,他发誓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串堂师傅。如今,周师傅是牛桥村的吊戏表演者,他正和同伴们努力将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柱础石上的图案吸引了我们,拂去尘土,认出了玉笙、银铤和莲花。大厅东面一个立柱的 腰间挂了一只易拉罐,上面有残留的香头,仿佛有人刚刚离开。一转身,见西墙上有一幅老妇人的遗像,遗像下方的地上,还有个香炉,留下了焚烧黄表纸的痕迹。周师傅说:“从前,按照祖制,家族老人过世,都会在祖屋里设灵堂。”老屋像一座时间博物馆,承载着族人的记忆和情感。
在周师傅的记忆中,东厢房的菜油灯忽明忽暗,父亲总在不停编织各种用品,他就缠着父亲讲故事。父亲最喜欢讲的,是发生在周家老宅的旧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铅山河口镇河运发达,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当时苏区商贸被国民党封锁,药品、食盐等重要物资需要在河口镇秘密采购,再从不同线路运走。周家老宅地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红区和国民党管辖的白区互相渗透的前沿,距河口镇15华里,物资转运都要经过这个区域。老宅虽然住满了人,但为了支持红军,人们主动腾出自家房屋存放物资,这里成了苏区物资中转仓库。一到晚上,家族的青壮劳力就会装好各种物资,推车出门,没有燃烧的火把,没有升腾的烟雾,只有漆黑的夜,悠长的路,车轮发出的沉闷的声响,以及四周潜伏的危险。“听我爹说,为保证安全送达物资,每辆车都配备两个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有时发现有巡逻队,就躲藏在茅草和竹林里。现在的山岗上,还能看到好几道手推木轮车长期碾压留下的凹槽。”周师傅的口气里不无自豪,“为什么选择周家老宅?听长辈说,当年建这座房子的时候,下地基的日子挑得好,所以基本不会发生火灾。其实是老祖宗设计得科学,布局合理,大厅和正房在青砖墙之内,厨房、厕所、圈舍等建在青砖墙之外,即便外面有火灾,火势也不会蔓延进来,所以这里是很适合存放物资的地方。”
除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家老宅,牛桥村还有许多老屋,它们虽然没有爱莲旧第完整,但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展现了典雅的赣东建筑风格。这么多年,它们没有大的变动,每每让人感叹古人的智识和格局。在牛桥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牛桥吊戏,是比周家老宅更负盛名的非遗项目,它来自莞草池周家的“紫鸿班”,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牛桥村传统的编席技艺,也源于莞草池的周家。
走出老宅,天空湛蓝,清风阵阵,但见山林葱郁,稻田丰茂,流水潺潺,莞草翩翩。从爱莲旧第走出的周氏后人,如今已在各地开枝散叶,还有近200人留在牛桥村,他们一直牢记家族祖训——勤俭持家、孝顺长辈、诚实守信、宽厚忍让,并为保护老宅、吊戏等文化遗产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2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