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丰收的表情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丰收的表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20 05: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诗意中国】

  作者:彭程

  在越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辖县,我沉浸在金秋季节浓郁的氛围里,感受着丰收带来的欢悦。

  抵达越西县城,是在前一天的黄昏时分。舟车劳顿的倦怠,让一夜睡眠格外酣沉。醒来后拉开窗帘,俯瞰宾馆楼下嶲水河湍急的流水,眺望远处高耸壁立的峰峦上缭绕的云雾,顿感神清气爽,对即将开始的行程充满了期待——要知道,这里可是大西南深山中的一隅,山遥水迢,是梦里都很难抵达的地方呵。

  早餐后,我们一行乘车赶往越西现代产业园区,参加苹果节开幕式。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坝子,绿野平畴,在远处峰峦烟岚的陪衬下,秀丽风景的诸多形态和细节缓缓地展开。车子不久就驶入了绵延无际的万亩苹果种植区。这里的苹果树植株低矮,形状与北方的大不一样,像是一株株枝干简洁疏朗的灌木,沿着一排排水泥桩密集地排列着,果实累累垂垂,带给我一种颇为新奇的感受。

  会场就设在苹果园旁侧。通往会场的路两边,摆设了一长排摊位,陈列着许多土特产,有核桃、花椒、天麻、烤烟、小土豆、苦荞茶,还有豆腐乳、灌香肠、农家腊肉……这片土地上的收获琳琅满目。

  圆形的会场像一盏巨碗,盛满了喜庆气氛。舞台后方的巨大背板上,写着“果香嶲州乐享丰收”几个大字。嶲州是此地的古称,汉武帝时曾设置越嶲郡。舞台正前方的下面,摆放着一排背篓和罐子,外壁都贴着一张菱形的红纸,上面是一个斗大的“丰”字,里面装着各种农产品。主持人宣布开幕后,一队腰间扎着蓝印花布围裙的年轻女子依次上场,她们笑容甜美,步态轻盈,双手捧着藤条编织的提篮,绕场一周,展示盛放的各种丰收果实。

  这一天正是秋分。几年前,国家正式把每年秋分这一天,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将这个庆贺收获的节日,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相叠加,既意蕴丰厚又自然恰切。悠久醇厚的传统文化,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性根柢,二者的结合浑然天成,就像这个季节的空气中多种花果香气的混融。

  既然以苹果节命名,唱主角的还是各样苹果。越西苹果成熟早,品种优,口感好,是当地的一大主导产业。苹果节同时也是交易会,“越西农特产品展示暨产销对接会”的横幅很是醒豁。蒙着白色桌布的数十米长的展台上,密集地摆放着一盘盘苹果,鲜艳红润,流光溢彩,旁边标注着它们的名称:信浓黄、红将军、锦绣海棠、维纳斯黄金……苹果被切成小片,放在小碟子里供人们品尝,整个会场弥漫着香甜的气息。开幕式的一个重要节目,是评选“苹果王”,我为被抽中做评委的几位同行者发愁:这些果实,色泽模样都饶是可爱,吃到嘴里也各有滋味,如何抉择取舍?

  等到结果终于揭晓,我走到获奖品种种植者的展台前,想订购几箱寄给亲友品尝。正沉浸在喜悦中的主人,黝黑朴实的面孔上露出一丝歉意,告诉我今年的苹果已经全都被订购售罄了。近年来电商销售快速发展,去年底又新开通了穿过县境的成昆铁路复线,运力明显提升,这让大凉山的农副产品能够迅捷地发往全国各地。

  白天是展示,是丰收果实的呈现;晚上则是庆祝,是内心喜悦的宣泄。

  夜色笼罩了大地,远山隐遁无迹。晚餐后,重返白天的开幕现场,参加一场歌舞晚会。年轻的本地歌手一展歌喉,嗓音激越奔放。身着鲜艳服装的姑娘们,舞姿轻盈柔美,摇头摆手、转腰迈步之间,摇曳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最后的节目是集体舞。演员走下舞台,与观众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伴奏音乐的变换,跳起不同的彝族舞蹈,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欢声笑语中,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分明体会到一种代入感,一种沉醉般的酣畅。相信一定有人和我一样,在某一个瞬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灵魂与这片陌生土地的关联。

  这便是仪式的功能和效果。仪式是来自现实而又超越了现实的情境,精神的追求、心灵的慰藉,都寄寓在某种程式化的姿态、动作、吟唱和舞蹈之中。祈盼收获丰盈,是人类亘古的梦想,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那么,当丰收降临大地,庆祝便是一种必要的仪式,一种自然不过的献祭。

  彝族的先人信奉自然神,在他们眼中,日月星辰,林木庄稼,田亩井泉,畜栏灶台,各自都有神灵佑护祝福。那么不妨想象,此刻,头顶高远深邃的星空中,远方没入沉沉夜色的大山里,古老的诸神们也正在俯瞰远眺着这一幕场景。

  类似的情形,在过去的千百年间也曾反复出现过。区别在于,当年的场景是在简陋的茅屋里,是在黝黑的火塘旁,是嘶哑的喉咙里发出的哀求般的告白。但那些梦想与祈盼,换来的总是失望和悲叹。不像此时此刻,丰收是确凿无疑的现实,就像掌心托着的苹果那沉甸甸的分量,就像齿颊间甘甜的苹果汁液,真实而清晰。

  对美好事物的体验,永远不会嫌多。就像一位嗜饮者,尽管已经品尝过不少美酒,但当一瓶新的佳酿端到面前,他怎么会无动于衷?第二天,我们再次目睹了庆祝丰收的场面,更为浩大、丰富和生动。

  这次去的地方更远。车子穿过前一天行经的万亩苹果林,驶向大山深处。渐渐地,四周辽阔的天地收缩围拢过来,道路被挤成窄窄的一条,在山谷间盘旋萦回,旁边是一道乱石磊磊的溪流。山坡变得陡峭险峻,看见了几匹马,看见了成群的毛色黑白相间的山羊,看见了一个牧羊人孤独的身影。山越来越高,要扬起下巴才能望见峰巅,白色的云雾弥漫舒卷,时常洒落零星的雨滴。

  行行复行行,车子又从高处迂曲下行,转过几个弯后,面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处开阔的平坝。这个地方是普雄镇,四围连绵的山脉像是一道道错落摆放的屏风,绿意葱茏,将一大片稻田围拢在中间。稻田浓重恣肆的金黄色,像是无数桶颜料被一只巨手从天上倾倒下来,又均匀地泼洒开来。脑海里忽然跳出了波兰大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句:“好一片田野,五谷为之着色!”

  稻田深处矗立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四川省非遗彝族尝新米节体验基地”。稻田中阡陌交错,在好几条木板铺成的道路上,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有男人的队伍,也有女人的队伍,他们身着传统的彝族节日服饰,色彩绚烂。队伍中的每个人都等距离地站立着,手中高举着一把黄伞,与丰收的原野一样的颜色。在这里,一个盛大的仪式即将开始,仿佛箭矢搭上了弓弦,蓄势待发。

  不,这个比喻并不恰切。剑拔弩张总是与某种紧张的情势相连,但眼前的场面却是庄重里有从容,严肃中有轻松。随着广播里发出一道指令,一支支队伍开始走动,女人牵起裙裾,男人挥动手臂,动作姿态中带有一种自然质朴的风致,原本静谧的田野,骤然间变得灵动。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仪式中蕴积的美以及感染力。

  在成熟稻谷散发的清香中,我们走过一段田间道路,登上一座宽阔的圆形木台。木台凸起在稻浪中间,像是一艘漂浮在海上的轮船。田埂间的几支队伍,也先后汇聚到了这里,人们将手中的黄伞放在场地中间,在歌曲《彝家幸福谣》的旋律中,围着它们一圈圈地走动和舞蹈。喜庆的气氛从木台上蔓延开来,像明亮的阳光流淌荡漾。

  走秀和歌舞都还只是铺垫,是为了更好地营造气氛。和一切仪式一样,前奏过程越长,越能够提升期待的阈值。接下来,在众人瞩目中,活动迎来了它的高潮。几位彝族妇女走下田埂,走进稻田,各自俯身采下一捧稻穗。她们骄傲地举过头顶,笑容欢畅,脸庞也仿佛染上了稻穗的光泽。

  她们高高擎起的稻穗,仿佛是一簇金色的火焰,带领我们沿着乡路,走进不远处的且托村,走进一户农家,观赏这个名为“尝新米节”的彝族传统民俗节庆的后续环节。这家的男主人,一位中年汉子,把一束稻穗放在一个竹篦子中,用铲刀将颗粒剥落,倒进一口架在灶台上的铁锅里,将稻秆塞进灶膛里点燃,再用一只长把木耙在锅里反复搅动。在稻谷脱粒早已机械化的今天,这一幕现场演示,让人得以了解历史与传统,知晓劳作曾经的形态。

  新米炒熟了,被倒在一个盘子里。主人簸去上面的稻壳碎屑,举到每个人面前。我捏起几粒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有一点儿黏糯,味蕾间是一股轻淡的香味。

  新米的香气,勾起了我对苹果甘甜味道的回忆,仿佛一股电流的传递。如果说昨天的苹果节上,看到的是丰收的果实,那么在今天的所见中,既有劳作的收获,又有劳作的过程,而它们一并体现了劳动之美。劳动和收获无法分离,就像一场深刻的爱情总是有着具体的对象。

  从院子里出来,遇见两个小姑娘正迎面走来。她们十五六岁的模样,戴着绣花头帕,胸前佩挂着好看的银饰,看来是参加完这个活动回家了。两个姑娘很漂亮,那种美朴质而清新,让人想到清澈的山泉水,想到在微风中摇曳的田埂上的花朵。大家赞叹不已,纷纷与两位姑娘合影,她们微笑着,大方中又带了几分羞怯。同行的一位激情洋溢的女记者高声地说:“这是今天我看到的最美的表情!”没有人认为她矫情夸张。

  一个问题忽然跳入我的脑海:万事万物都有表情,什么样的画面和形象,最能寄托和表达这一方土地的特质,让我将来回忆起这次行旅时,能够再次深切感受到它那令人情感摇荡的氛围?

  它们应该是鲜灵甜脆的硕大苹果,是起伏涌动的金色稻浪,是这个季节格外晴朗清澈的天空与大气所构成的澄明之境。它尤其应该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脸上的笑容,是采摘稻谷的农妇开心的笑,是炒制新米的男人质朴的笑,是参加节庆仪式的少女腼腆的笑。

  这里是大凉山的深处,是莽莽横断山脉的东北麓,遥远而偏僻。在漫长的岁月中,贫穷和苦难像魔鬼的符咒,像大山浓重的阴影,笼罩在一代代人的头上。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改革运动让这里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新时代,全面奔小康的国家战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力措施,让这里的人们摆脱了贫困,生活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变化的速度和幅度,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悦,催生出这样的笑容。

  这是丰收的表情,被时代的霞光照亮。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0日 15版)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