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25 04: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带一路”这十年】

  作者:吴志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十年前,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中国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人文意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愿景转化为行动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十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是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之路,也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具有强劲的韧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在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的关键节点,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必将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国际合力,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指引。

  为各国走向共同繁荣提供指引和路径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历史趋势,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走向共同发展繁荣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人类社会需要新的思想和理念,需要更加公正合理、更趋平衡、更具韧性、更为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共同命运和整体利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未来勾画了新的美好愿景,深刻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真正体现了历史的正确性和进步性。

  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了实践平台、提供了实现路径,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和社会制度差异,推动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塑造了人们对世界的新认知新想象,开创了国际交往的新理念新范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助力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共建“一带一路”尊重历史规律,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坚持各国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强调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共商共建共享等核心理念已经被写入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组织及机制的重要文件。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对接各方发展需求、回应人民现实诉求,实现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共建“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面的私家小路,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也不搞基于意识形态标准划界的小团体,更不搞军事同盟。

  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无论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发展阶段,只要有共同发展的意愿都可以参与其中。目前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这些合作成果表明,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探索开创共赢、共担、共治的合作新模式,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推动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共建“一带一路”掌握历史主动,弘扬丝路精神,激发中华优秀文明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共建“一带一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表现为共建国家和地区合作发展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共同机遇,更在于中华丝路文明所展现的精神伟力。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其初心就是要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光辉历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正是这种精神激活了两千多年古丝绸之路的文明记忆,也正是古丝路文明的现代复兴激发了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实现美好梦想的热情,丝路精神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国际社会也越来越体会到,丝路精神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追求。遵循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学互鉴,既让本国文明生机盎然,也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汲取其他文明养分,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推动形成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人类命运更加休戚与共,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踏上新的历史征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共建“一带一路”将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不断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为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5日 12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