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一部古典史学典范之作——评《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一部古典史学典范之作——评《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1-04 04: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读书者说】

  作者:倪滕达(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罗马的兴起至公元前220年)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自1970年起陆续出版的史学巨制新版《剑桥古代史》中的一册。新版《剑桥古代史》是1902年以来出版的“剑桥三史”之一的《剑桥古代史》的“升级版”。第一版《剑桥古代史》,早已因其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国际学界久负盛名。而新版《剑桥古代史》,在此前版本的政治、军事史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并且在学术高度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充分体现了20世纪世界古代史领域的新成就和新发展。

一部古典史学典范之作——评《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

  《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从罗马起源至第二次布匿战争前夕的罗马历史。这本书首先介绍了研究早期罗马历史可以利用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然后,通过展示早期罗马在拉丁姆地区的考古证据,以及涉及罗马城起源及王政时代的文献信息,勾勒出罗马“孩提”时代的发展图景。随后登场的便是这本书的核心部分——罗马共和早期及对外征服的历史。这一部分,除了涉及皮洛士战争的章节外,于纵向架构出罗马共和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学者们就每一发展阶段的罗马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对外关系,都进行了横向展开和深入研究。而最后一章关于罗马共和时期宗教的探讨,相较于老版本更加全面、新颖。

  《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的突出特点有三:其一是广泛运用考古资料,通过梳理有关早期罗马的考古史,整理出一条包含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历史主线;其二是细致分析了早期罗马史研究领域存在的一系列悬而未决或存有疑点的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其三是以运动的眼光,全面地考察历史。

  第一,关于早期罗马历史研究现存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第一章—第二章),作者R.M.奥格尔维和A.德拉蒙德指出,对现存史料进行严格审核和批判是史学研究的前提条件。由于早期罗马史研究可利用的史料极少,同时古代史家少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自己使用的史料缺少批判,故其构建的早期罗马史可靠性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非文字史料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这些史料中最为重要的是政体、法律和宗教方面的制度与习俗,以及考古挖掘的成果等。随后,第二章作者M.托雷利就运用了考古史的方法勾勒了古风时代罗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轮廓,为后续章节的史料研究提供了考古学方面的信息支撑。

  第二,由于罗马历史早期资料严重缺损,导致在非常多的历史问题上,不同学者提出了彼此不一致且其自身也不能完全确定的主张。《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选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声音都予以陈述和分析,然后给出这段历史其认为可以为凭的现代重构。然而很多问题提出之后,答案只能是存疑。不可否认的是,这可能会给一些对罗马早期历史了解不多的读者造成困扰,因为许多人都希望能从一本历史书中找到确定的知识和答案。因而阅读这本书,对普通读者而言是有难度的,但作为一本以科学性和研究性为追求目标的书籍,这或许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自罗马城诞生以来近千年的时间里,传世文献史料可谓汗牛充栋。但对于没什么版权意识的古代作者而言,为了服务当下的写作需求,不加标注的引用和借鉴时有发生。那么,当海量信息多次重组之后,到底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就极难辨别了。《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值得研究者学习,例如,如何辨别筛选大量历史文献、如何寻找更合理的证据、如何追求靠近史实的解释,以及书中回答问题的方式,等等,都充分体现出了历史研究的本质。因为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究真理的过程。学者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中不断探索、判断、思索真正的事实是什么,这一传统自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起就已诞生——古希腊语的“历史”本身就是探索、究诘的意思。《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告诉我们,许多我们曾确信的或看似合理清晰的图景,其实存在多种疑点,书中分析了这些疑点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当下的我们是否能够解决,如何解决。这种去伪存真的过程就是历史研究。

  第三,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打破固有认知,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不是静止的历史信息,而是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往我们传统认识里的基础知识、古代史家作品给我们勾画的历史画面,其实都是静止的。这本书告诉我们,所有古罗马的历史现象都有其动态发展的过程,同时给出了促使某种历史现象产生、发展和走向衰退的较为合理的原因。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做到了从意大利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书写罗马史,没有单纯地讲述罗马自身的历史,而是兼顾了城邦诞生时期意大利各民族的发展状况。对王政和共和早期拉丁同盟的城邦,以及萨宾人、埃魁人、沃尔斯奇人等民族的记述,成为帮助我们反观罗马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上特点充分体现出此书内容的研究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充分展现了罗马历史逐步发展而来的纵向的层次性和横向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它的翻译工作也给译者提出了巨大挑战。深厚的史学功底,宽广的历史知识背景,是其译者不可或缺的素养。他们不仅要准确地把握英文原文的含义,还需具备极强的中文文字表达能力,甚至要熟悉古希腊文、拉丁文的阅读和翻译。这本书的中文译者做到了将英文原文理解、吃透,在确保准确符合英文版原意的基础上,用中国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全书文字展现出了原版《剑桥古代史》的学术性和研究性的语言特点,却完全不见“英式中文”的痕迹,语句表述清晰,简洁流畅。

  当然,任何译作都无法达到完美,更遑论翻译的对象是《剑桥古代史》这般艰深的皇皇巨著。但瑕不掩瑜,阅读中文版《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可以感受到译者炽热的学术热情、扎实的学术功底及其为之投入的大量精力和耐心。《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中文版的问世,必将为国内古罗马史的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并且对于中国学者拓宽视野,吸收国际学界在古典史学领域优秀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04日 12版)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