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主题教育在基层】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卢林平 周碧辉
杭州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特有的丘陵地形让许多村落依山而建、靠山吃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少年轻人走了、村也空了。据统计,目前当地有“空心自然村”63个,在册户籍人口1.3万人,现常住人口2900余人。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德市把破解“空心村”发展难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由市领导领衔办理。通过深化“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机制,推动领导干部践行“四下基层”,对空心村进行系统把脉问诊,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强村富民新路径。
“让‘空心村’焕发新活力也正是主题教育办实事、解民忧的具体体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认为重点要用好乡土资源、夯实产业基础、制定好规划蓝图,守护好一方水土,讲述好小村故事。”建德市委书记富永伟说。
难题的破解,离不开理论上的有力支撑。建德市精心制定主题教育学习计划,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列为四套班子读书班重点学习内容,推动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累计开展乡村振兴相关专题研讨78次,从中找方法、寻路径。
乾潭镇胥岭自然村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四周群山环抱,千层梯田一直从山脚延伸到了岭尖,是华东十大油菜花观赏地。
“风景是好的,但发展没章法,产业带头人来了又走了,收入上不去,生活没品质。”对于胥岭村的发展,村民心里蕴藏着强烈愿望。
10月初,作为调研成果转化的举措之一,全市选出16个有资源禀赋和一定产业基础的村,招募运营能力强、乡村情怀浓的企业团队,持续做好“空心村”的破局出圈。
这一举措为胥岭村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多方合力推动项目招商、景观带打造、宣传推介,推进这片乡村沃土焕发新生机。
“‘空心村’发展在引进产业的基础上,还要用好强村公司,让村集体增收、群众得实惠。”建德市主题教育办副主任叶宏清说,“为优化村企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我们把强村公司监管存在短板、作用发挥不足作为市委书记领办的检视整改问题。”
经过1个多月的研究,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制定强村公司管理办法,形成了党组织深度监督监管、企业主体“拎包入驻”、村集体保底分红、低收入农户优先就业的共建共享机制,让强村公司成为强村富民的一块压舱石。
如今,步入建德西部的西乡茶园,连片茶山映翠、茶香沁人心脾。盘山、富塘、镇源等村联合,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招租、统一建设,进行“茶园焕新”标准地建设。据“他同富”强村公司邹建红介绍,西乡茶园在强村公司的运营下,新建茶园面积2000余亩,年提供固定岗位45个,带动灵活就业2000余人,其中低收入人群约占25%,高质量推进了“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
在破解“空心村”发展难题的同时,如何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也是调研的重点内容。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建德市把聚焦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的“幸福方桌”计划,列入主题教育助推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通过中心村覆盖、邻里圈互助、党员送餐等形式,全力解决偏远村老人就餐难题。
浙江建德市三都镇大唐村党员为老人义务送餐。资料图片
83岁的徐竹叉住在三都镇大唐村大库自然村,是“幸福方桌”计划受益老人之一。尽管村里开设了老年食堂,但大库自然村坐落在海拔800米的山上,距离老年食堂有10公里,就餐不便。大唐村聚集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每天轮流定岗为孤寡老人送餐。遇到下雨天山路不好开车,“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就徒步背着保温箱上山,以实际行动保障老年人按时用餐。
建德市推行党员干部义务“劳动一小时”,发动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开展“送一餐”“掌一勺”“跑一趟”“带一下”等特色“为老为小”服务,累计认领“微心愿”2000余个。不少偏远山区村还成立了“爱心车队”,开展代办代跑服务,让“空心村”的老人感受主题教育的温度。
“县(市)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更要坚持开门搞教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办好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建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锋说,目前四套班子领衔的主题教育助推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和市镇两级联动办理的164件发展难题、民生实事已经全面开展。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