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守护湿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守护湿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2-04 04: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讲述】 

  编者按 

  被喻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也是人类生活的港湾、文明的摇篮,其保护工作关乎生态安全和人民福祉。在2022年11月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致辞强调:“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大会召开一年多来,我国在筑牢湿地生态安全底线、保护修复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立。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这样一群“湿地守护者”——他们将湿地视为生命,与候鸟朝夕相伴,持续推动国际合作。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向世界讲述红树林保护的故事

讲述人:广东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 孙莉莉

  瑞士日内瓦当地时间2023年9月6日15时23分,《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我作为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的代表和此次会议的观察员,现场见证了“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地深圳,心情十分激动。

  长期以来,我和所有情牵红树林的人有个共同的愿望——建设滨海湿地保护的国际交流平台。红树林湿地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保护工作需要国际和区域协同交流。如今,我们的愿望成真了。

守护湿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黑尾塍鹬休憩在海南东寨港(三江湾)红树林中。新华社发

  从2009年一脚踏入生态保护领域开始,我已从事红树林湿地保护工作14年。我所在的深圳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化大城市,却有着丰富的湿地和红树林资源。深圳的湿地面积达3.5万公顷,红树林是深圳的“市树”。从1998年开始,通过深圳河治理、人工补种等措施,深圳湾红树林面积稳步增加。

  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其所在的深圳湾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连接了俄罗斯、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在内的22个国家,为深圳与世界搭建了一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桥梁。2015年年底,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受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委托,担任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管理方,成为全国首个受政府委托管理生态公园的公益机构。这是深圳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道路上的一次创新。

守护湿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飞翔在上海崇明东滩湿地的黑嘴鸥。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摄 光明图片

  生态公园是深港两地生物交流的重要生态廊道,也是候鸟迁飞区重要的“中转站”。为了让公众在生态公园更好地感受自然,我们从建园初期就开始着手公园的科普导览工作,并从2013年开始招募科普志愿者,开展培训工作。至今,我们培训注册的志愿者已超过1000人。

  一些住在生态公园周边的居民成了公园的长期志愿者。很多小朋友从小就跟着父母参加志愿和科普活动,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主动参加培训、考核,成为小小科普导览员,穿梭于科普展馆中,给游客做介绍。

  我相信,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成后,在那里将开展更国际化、多元化的红树林保护交流与合作,深圳也将站到国际舞台中心,讲述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

在黄河口编织“红地毯”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谢湉

  万里黄河挟带滚滚泥沙,东入渤海。在黄河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沉积环境,快速发育出广袤的三角洲新生湿地,成为我国暖温带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2012年,我的博士研究课题选择了黄河口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从此开启了我在“大河之洲”的守望。

  站在黄河口湿地前,映入眼帘的是平坦无垠的滩涂湿地。若在空中俯瞰,你还会看到壮丽的“红地毯”奇景。

守护湿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候鸟迁徙季,黑脸琵鹭停歇在上海崇明东滩。张斌摄/光明图片

  这块巨型“红地毯”,其实是黄河口的盐沼湿地,里面生长着一种名为盐地碱蓬的藜科植物。可别小看了这一株株碱蓬,每亩碱蓬地每年能吸收盐分三四百公斤,还能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改良土壤肥度。这块“红地毯”还是生命的乐园。每年4月,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都会成群结队地迁徙至此,繁衍后代。

  然而,近30年来,盐地碱蓬湿地持续萎缩与破碎,分布区域中出现了大量的裸斑,亟待保护与改善。我和团队在黄河口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开展保护,将美丽的“红地毯”“织补”完整。

  最初,播撒种子或移植幼苗是最常用的修复手段。但盐地碱蓬的种子比较脆弱,在潮汐侵扰下,种子被反复冲刷,土壤盐碱化以及频发的春旱也阻碍了种子的萌发,修复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就在项目团队一筹莫展之际,大自然带来了启迪。偶然间,我们观察到自然湿地里的盐地碱蓬在泥沙侵蚀或动物挖掘形成的坑洼中长得更好。经过进一步研究观察,我们发现,坑洼地形可提高秋冬季盐地碱蓬种子截留效率,中低盐环境为种子萌发提供了适宜条件。我们豁然开朗,成功提升了盐地碱蓬的恢复效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环保基金会和美团外卖青山公益专项基金等资助下,我们进一步将微地形修复技术规范化与工程化,被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应用推广。目前,已利用营造微地形技术修复了退化盐地碱蓬湿地上千亩。

  每当在航拍镜头中看到黄河口美丽的“红地毯”,我都深感欣慰。对于保护黄河口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而言,办法总是潜藏在困难背后,静待着我们去发现。

把青春献给崇明东滩

讲述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 吴巍

  2008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专业博士毕业,加入了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家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奉献力量。

  崇明东滩是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其中鸻鹬类数量最多,“鹬蚌相争”中的“鹬”指的就是这类水鸟。鸻鹬类水鸟环志工作是保护区坚持多年的重点监测项目,我们为鸟类佩戴带有编码的旗标或卫星跟踪器,通过读取环志信息来研究鸟类的生活史、种群动态和迁徙规律。

  从2016年开始,我与复旦大学马志军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鸻鹬类卫星跟踪监测,有了不少令人惊喜的发现。例如,体重仅有300多克的中杓鹬,竟能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繁殖地启程,在上海崇明东滩停歇并补充能量后,最终飞往印度尼西亚越冬。

守护湿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京林业大学科研人员正在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科考采样。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摄/光明图片

  在滩涂上与鸟儿相伴是快乐的,但也暗藏着危机。有一年冬天,我和同事在滩涂上发现了一群白头鹤,便逐渐靠近至不足100米进行观察。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群美丽的精灵觅食、玩耍和休憩,我们沉醉其中而忘却了时间,直到潮水涨到了脚下。潮水上涨的速度非常快,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返回大堤了。惊慌之下,我们发现几百米外有条渔船,立刻狂奔过去。当我们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船边时,潮水已经及腰,我们在渔民帮助下爬上了船,此时周围已经被完全淹没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这是我在那天学到的一课。

  2002年后,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强势入侵,不断蚕食鸟类赖以生存的本土植物的空间,造成严重威胁。2012年底,保护区开展了互花米草生态治理及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通过修筑生态围堤、营造鸟类生境等措施,互花米草灭除率达95%以上,芦苇、海三棱藨草等逐步恢复。工程竣工后,我又投身新的工作方向,参与科研项目,为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夯实了技术基础。

  国际协同对于鸟类保护至关重要。我发挥自身的外语优势,先后促成了与澳大利亚水鸟研究组合作的国际志愿者招募活动,与新加坡国家公园局、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合作备忘录签署,还帮助崇明东滩保护区与英国华莱士岛自然保护区结为姊妹保护区,大大提升了崇明东滩在国际鸟类保护领域的影响力。

  15年时光转瞬即逝,我始终为守护崇明东滩南来北往的候鸟砥砺前行。如今,崇明东滩已经位列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我和同事们都铆足了劲,为赢得新的胜利继续努力。

在泥泞中发现滩涂之美

讲述人: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博士生 郭佳

  我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在我的印象中,大海一直是与沙滩连接在一起的,直到我上了大学,才见识了另一番景象——滩涂。初见滩涂,我觉得它并不美丽,黝黑、泥泞,甚至是“无用之地”。但在了解滩涂之后,才发现,看似“脏脏”的泥滩里生物资源丰富,堪称一片生命的沃土。

  位于江苏盐城的东台条子泥湿地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地方。2019年7月5日,由条子泥湿地领衔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滩涂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它处在世界最繁忙的鸟类迁飞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的心脏地带,每年有数百万只鸻鹬类鸟儿在此停歇、补充、储备继续飞行所需的脂肪,其中包括勺嘴鹬、小青脚鹬等珍稀濒危物种。

守护湿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圳红树林湿地与城市融为一体。光明图片

  自2020年起,我随北京林业大学“拯救勺嘴鹬”团队入驻条子泥,开展了一系列监测和保护工作。为了帮助鸟类开辟一块躲避涨潮的停歇地,东台沿海经济区租下720亩鱼塘,进行了微地形改造和湿地修复。当我通过望远镜,观测到近6万只水鸟停歇在这块高地时,内心激动不已。我所在的研究团队还帮助当地政府开展720亩高潮位栖息地的持续管理,该项目入选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缔约方大会发布的“生物多样性100+案例”,成为科研推动栖息地修复的明星案例。

  对于这片滩涂和滩涂上的“居民”,仍有许多谜团待解:为何如此多的鸻鹬类水鸟在条子泥湿地停歇?它们吃什么?等等。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在条子泥湿地开展了另一项重要工作:食物资源调查。

  大家对赶海一定不陌生,赶海时获得的渔获物也是长途跋涉的鸟类重要的补给品。滩涂食物资源调查其实就是一项“科学赶海”工作。为了最真实地反映滩涂里的食物储量,我们的科研团队特制了一套专利采样装备。在接近样点时,需要举起4米的长杆,冲刺3~5米后将长杆一头的采样框扣在滩涂上,才能不遗漏鱼、虾、蟹等容易逃逸的底栖动物。在松软的滩涂上行走并不轻松,每一步都在往下陷,浅的时候陷到脚踝,深的时候则能没过小腿。一次滩涂调查需要在泥泞中跋涉4~5个小时,是对体能的巨大考验。等到上岸之后,脱下不透气的水裤,里面的衣物也都被汗水浸透了。

  在滩涂工作虽然艰苦,但每当筛网里出现活蹦乱跳的鱼虾、四处攀爬的螃蟹等鸻鹬类水鸟食物时,大家还是觉得十分欣慰。每当采完样扛着工具返回时,我总会忍不住哼起“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的调子。这,正是我们工作中常有的场景:为了赶潮水早起晚归,看过无数次海边的朝阳和落日。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取得真经”——搞懂滩涂的奥秘,为保护滩涂、保护鸻鹬类水鸟贡献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周梦爽、王美莹、王斯敏)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04日 07版)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