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文化周末:《过年歌》里的农耕文化图景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文化周末:《过年歌》里的农耕文化图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2-09 03: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韩忠治 韩亦菲(韩忠治系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韩亦菲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叫《过年歌》,也叫《小孩小孩你别馋》:“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欢快的歌谣中承载着满满的乡愁与童年回忆。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对于孩童,“年”不仅意味着穿新衣、戴新帽,更意味着连日的美食。传统农耕社会,只有进了腊月,各种农事忙碌完毕,家长才有空闲时间安排各种美食,作为对一年辛勤劳作的犒劳,其中自然少不了鸡鸭鱼肉。而揭开过年美食序幕的,就是一碗热腾腾、甜蜜蜜的腊八粥。腊八粥食材多样,各地略有差异,常见的食材有小米、大米、玉米、花生、红豆、绿豆、黑豆、黄豆,再加上红枣、桂圆、栗子、白果、杏仁等。与其说这是寒冷冬日的一顿营养早餐,不如说是农家一年劳动果实的总亮相。

  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还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但从“腊八”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毕竟还要过上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小孩儿对过年的盼望之情逐渐增强。

  “二十三,糖瓜粘。”糖瓜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古时称糖瓜为“胶牙饧”,既能锻炼人的牙齿,又能让人品尝甜蜜的味道。大约自明代始,这种粘性极强的糖品融入了传统的民俗活动中,成为祭祀灶君的主要供品。

  “二十四,扫房子。”不同于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也不同于渔民的以船为家,农耕民族是与土地捆绑在一起的,定居和安土重迁成了农耕民族的重要特征。上古时期,人们为便于劳作,平日都是“野居”于外的,只有到寒冷的冬季才回到居室中。而此时也已经接近岁末年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诗经·豳风·七月》)回到家里先要打扫房子,驱赶老鼠,还要防寒保暖,“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由此可见,过年扫房子的习俗由来已久。

  在传统的农家,即使年底再紧张忙碌,也要专门用一天的时间,把屋内能够移动的各类物品搬到院子里面,实在不便搬动的就用布片、塑料覆盖,然后对屋顶、墙面、角落等进行彻底清扫,最后再把散放于院中的物品家什搬回屋内。扫房子一般一年只有一次,算得上是一次大型的家庭卫生大扫除。

  “二十五,磨豆腐。”大豆源于中国。在我国古代,对于农耕地区的绝大多数百姓来说,肉食一直都属于奢侈品,“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于是,食用豆类及其制品便成了补充人体蛋白质的重要途径。汉代发明了石磨,人们食用面食的方式,也从以蒸煮为主的“粒食”转变为“粉食”,豆腐这种百搭的食材便产生了。

  “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年鸡。”猪和鸡是我国人民普遍养殖的主要畜禽,属于传统的“六畜”,都源自新石器时期的野生动物,经过驯化成为家猪和家鸡。家猪养殖相对牛羊更容易、更普遍,猪肉价格相对较低;牛在古代属于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即畜力,不能随意宰杀,因此猪肉成为古人最主要的肉食品种。即使家境不太宽裕,年底不能宰杀一头猪,也要到集市上去买些猪肉,所以有的地方有“二十六,割年肉”的说法。

  鸡是“六畜”中唯一的禽类,除提供肉食和报时功能外,最主要的是由母鸡提供蛋类。非特殊情况之下,人们是不会“杀鸡取卵”的。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才可能“杀鸡为黍”招待贵宾;或是到年终,才选择产蛋率较低的母鸡或公鸡杀掉,作为对全家人一年辛勤劳作的犒赏。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小麦源于西亚地区,约在距今5000至4000年间传入中国,在距今35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小麦成了中国北方普遍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之一。秦汉以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中国北方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同大豆一样,汉代以后,人们用石磨把小麦磨成面粉,再经过蒸煮等烹饪方式加工成馒头、饼饵等食品。与南方人民喜爱大米不同,北方居民多喜食馒头。从前发面没有酵母粉,人们普遍使用前次制作馒头留下的已经发酵的面团作为酵母,发酵效率本来就比较低,加之冬季气温较低,发酵速度更慢,所以一般需要提前一天就要把面和好,等待第二天发酵后再蒸成馒头。有的甚至还要把盛面团的盆等容器用厚厚的棉被包裹,再放置在温热的炕头上,以加速面团发酵。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大年三十也称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夜晚,人们“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家人团聚,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即使是年幼的孩童也不例外,“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传统乡村大多是聚族而居,一个或是几个姓氏的族人聚居成一个村落,同村的人通过血缘或亲缘形成一个庞大的亲情网。初一拜年不止于自己“五服”以内的家人。

  大年初一早晨,乡村的人们起床格外早,掌起灯火,煮熟前一天包好的饺子,然后先要给父母拜年;吃完饺子,去给祖父祖母、伯伯伯母、叔叔婶婶等拜年;再然后,同族“五服”内的男性、女性分别集结,浩浩荡荡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给所有的长辈拜年。有时两支或几支拜年的队伍在街巷相遇,互相拱手作揖、互道拜年。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声声鞭炮,整个村子沐浴在温暖的年味之中。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丰富的农耕生产、农家生活和民间习俗知识,通过这样一首充满温情的歌谣得以传承和传播。这其中既有对幼童温暖的抚慰,也有传统农耕民族表达丰收喜悦的欢唱,和对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祈盼。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09日 16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