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评析】生动展现新的时代、美好的家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评析】生动展现新的时代、美好的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2-22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文化评析】

  作者:吕帆(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在龙年电影春节档票房、观影人次均创新高的同时,电视剧春节档也是一片繁荣。其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烟火人家》首播收视率破3,收视份额高达12.955%。高收视的背后,是国产现实主义题材以静水流深的姿态,将家庭话题演绎得热烈而温暖。

  近几年,对原生家庭的讨论常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有人说过,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一味强调剑拔弩张的戏剧冲突,单纯抛出话题为大众开辟情感宣泄的出口,既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缺少留给观众的审美沉思与精神反思空间。

  《烟火人家》的价值正在于此:它没有将原生家庭产生矛盾的原因推给家庭中的某个成员,而是平静甚至冷静地描摹每个人的现实境遇与取得突围的心路历程。该剧聚焦的老中青三代中国女性各具特点:大家长乔海云是一位传统母亲,拉女儿去相亲角时数落女儿的各种不好,但从整剧来看,她只是习惯于用强势的方式保护家人,却让关心成了压力;孟家三姐妹孟明玮、孟菀青、孟以安代表50后、60后、70后的中国女性,她们在家庭、事业、婚恋的种种选择和困惑中跌跌撞撞,看似平静的生活表面之下,掩藏着多少难言的选择;而最小的一代女儿们成长于信息时代,看似主意坚定、情商高超,但也在人生路上经历着种种考验,才能最终完成“成人”的洗礼。有评论指出,看《烟火人家》要看“烟火”背后的“寻找”:既是每一代人如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在经历过风霜之后如何找到归家的门。“母女关系”只是表面,剧集真正探讨的主题是无数中国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个体成长。

  对家庭与个体的关系进行客观而有深度、温度、广度的呈现,已逐渐成为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共识。从《人世间》引发“隔代追剧”现象起,这一类主题剧集对“家”的书写越发厚重、多元,从类型剧色彩浓重的苦情戏、伦理戏、婆媳戏等,转向更深邃、更丰富、更关注个体境遇与时代特征的深层挖掘,呈现出中国式家庭独特的相处之道和新时代生活化的叙事特征。

  今年春节档的热播剧还有《南来北往》,该剧跨度40年,通过充满温情的叙事对时代印记进行挖掘,其中既反映了铁路警察对职业的坚守,也塑造了随着铁路发展不断变化的铁路工作者群像,更有对温暖团结的家庭生活的刻画。另一部收视率颇高、同样在春节档播出的轻喜剧《欢乐家长群》,通过家长群串联起一个小区、三组家庭、五个孩子、六个大人的故事,展现新的教育理念下,家长与孩子如何共同迎接教育新课堂、人生新起点,也带来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观念和方法。

  家庭剧正在走向更广阔的视野,创作者不断突破“室内一隅”的故事,主动让家庭与时代同步、让个体境遇与热点议题相连,回应百姓关切的问题、真诚表达“家”的意义,带有强烈的现实感与启迪性,让家庭剧不仅成为生活的调味剂,也具有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对于广大国人来说,阖家团圆、家和万事兴是最为普遍而深层的期盼。家,从来不仅是食于斯、饮于斯、歇于斯的容身之所,更是血脉、亲情、人伦、情感的归属之地与精神养育的重要载体,铭刻着一系列人生根本命题的答案。在春节讲述家的故事、重温家的温暖,何尝不是一份中国式年味?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家庭剧将百姓故事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编织出既有传统色彩又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式家庭剧。正如有评论指出,把社会历史嵌进世态人情的脉络里,将生活悲欢放到时代风云的幕布上。唯此,才能让家庭剧的表达更深厚,让观众获得更多对“家”的思考和感动。

  《光明日报》(2024年02月22日 02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