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广西南宁南深高铁南玉段六律邕江特大桥建设现场 新华社发
吉林长春某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车间 新华社发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 新华社发
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
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468273亿元,比上年增长9.4%。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944.3万辆,比上年增长30.3%;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5.4亿千瓦,增长54.0%;服务机器人产量783.3万套,增长23.3%。
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6%。
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光明日报记者陈晨整理)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委员:
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光明日报记者刘坤采访整理
如今,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更加高效,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更多老百姓选择坐飞机、坐高铁、自驾游等方式出行,交通越来越便捷、高效、智慧、绿色。2024年春运,人员流动空前活跃,出行总量创历史同期新高,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建设步伐加快,已经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完成商业首航,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新能源车占城市公交车的比重达77.6%……
我国交通运输在“大”的基础上向“强”又迈进了一大步。当前,我们要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此,要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推进结构性降本提质增效;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综合服务能力,发挥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服务优势,以及公路“门到门”运输基础性作用和航空运输高效快捷优势,进一步调整运输结构,推进交通物流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快补齐城乡末端服务短板,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总体效率;推进多式联运关键数据共享,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创新发展,大力提升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
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伍爱群委员:
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采访整理
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系及互动规律,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把握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国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统筹推进补短板和强基础,电子、软件等行业发展表现出强劲韧性。但客观看,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仍有不足,制约了产业链供应链能级提升;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机制还有待完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和综合服务能力仍有短板。
当前,应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为此,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任务,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创新与产业的互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瞄准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聚焦发展关键领域及高附加值环节;跟踪研究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布局;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全链条融合创新,推动创新组织形式和研发制造模式全方位变革;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在基础研究阶段,探索科研成果市场化的途径;支持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整合研发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生态圈的各类资源,推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创新,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载体。
此外,还要加强跨区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合作,构建区域产业新格局。尤其要加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业链合作,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环保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聚焦前沿产业领域部署区域创新链,推动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价值链。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委员:
为新质生产力搭建人才体系
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采访整理
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对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加快青年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全面落实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等人才培养计划。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畅通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衔接培养路径,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高校应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重点培养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构建“互联网+教育”“科技+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教育新生态,推动课程体系与专业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和支撑能力。
要加快完善科技人才供需匹配机制。加强科技人才供需预研预判,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周期,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的人才作出总体规划。高校应紧跟未来人才需求总量和结构性变化,积极搭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结构体系。坚持培育重点、扶持增长点,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强,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推动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适配、有效对接。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共生、支撑发展的学科专业生态体系,支持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壮大,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耦合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代表:
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光明日报记者陈晨采访整理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环境和绿色健康生活的渴望日益迫切,这为农业绿色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前景、创造了巨大发展动力。同时,“双碳”战略的实施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双碳”战略,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此外,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有助于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环境效益。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尚有一些待解之题。例如,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绿色发展机制尚待完善等。
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种养循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优化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布局和结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二是强化绿色产品供给,全链条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从生产源头抓起,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绿色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更多绿色精品品牌。
三是加强生态保育,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通过建立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施污染耕地治理工程等措施,加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工程,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制度与科技“双轮驱动”。加强绿色科技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完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承哲代表:
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光明日报记者陈晨、王胜昔、丁艳采访整理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成色十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河南的表现也十分出彩:外贸进出口总值超8100亿元,连续12年位列中部第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走俏海外市场;中欧班列累计突破10000列。这一系列成绩,成为我们增强信心和底气的坚实支撑。
近年来,河南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接下来,河南应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继续抓好机构改革,推动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走深走实,推动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见效,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加快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实施自贸区和功能区提质行动,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瞄准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数字化转型等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省;紧抓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机遇,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以更大力度争取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基础设施等在河南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0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