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军援“无底洞”与欧洲防务困局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军援“无底洞”与欧洲防务困局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27 02: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连线】

  光明日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邓宇飞

  俄乌冲突延宕日久,从军费到装备,欧洲各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一直不断跟进。但近日,丹麦媒体却捅破了一桩“丑闻”:此前丹麦援助给乌克兰的都是“无法开火”的坦克。由此,军援乌克兰所暴露的欧洲国防工业问题让不少欧洲政治人物陷入焦虑。

  老旧坦克被乌方拒收

  丹麦、德国和荷兰去年达成协议,计划向乌克兰捐赠至少100辆“豹”-1坦克,但三国的援助计划不仅进展缓慢,而且还出现坦克因质量问题被乌方拒收的情况。

  丹麦媒体最近查阅丹麦国防部文件时发现,丹麦和德国向乌克兰援助了无法开火的“豹”式坦克。该文件称,由于重要部件丢失,一些坦克的电气或液压系统无法工作。此外,其他一些坦克在交付时被发现所配备的火炮无法开火,原因可能是缺少反冲制动器等零件。文件还显示,丹麦国防部试图与德国合作方取得联系以提供帮助,希望派遣专家帮助维修运往乌克兰的坦克。随后丹麦军队派出了一批机械师前往波兰,在当地维护送往乌克兰前线的坦克。

  据丹麦媒体报道,去年9月,丹麦国防部共计向乌克兰交付了20辆“豹”-1坦克,乌克兰方面检查后发现,20辆坦克中有18辆存在小缺陷,而在另外两辆坦克上则发现了“更严重的故障”。因此,乌克兰拒绝接收这批坦克。

  德国《明镜》周刊去年9月也报道称,德国向乌克兰交付的“豹”-1坦克因存在严重问题,遭乌方拒收。乌克兰向德国国防部特别工作组报告说,运抵波兰的德国装备急需维修。乌克兰既没有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也没有足够的备件,因此将这样的“豹”式坦克运至乌克兰是“没有意义的”。

  “豹”-1主战坦克由西德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在欧洲多国服役。得益于德国研发公司的一系列升级,该坦克性能一直处于“装甲战车的前沿”,被广泛认为至少与美国M1坦克相仿。然而,“豹”-1坦克配备的火炮威力不如丹麦军队现役的“豹”-2坦克,装甲也较为落后,无法很好地防御炮击和爆炸物。

  另据报道,这些老旧坦克“从博物馆重回战场”,似乎未能一展往日雄风。实际上,不少“豹”-2坦克在战场上被摧毁的影像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很多欧洲民众也因此质疑,这些残破的老式“豹”-1坦克究竟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大作用。

  对乌军援刺激欧洲军工?

  一直以来,欧洲在军援乌克兰上的表态十分坚决。很多欧洲国家政府认为,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对乌援助的可靠性将下降,因此欧洲必须加大自身对乌克兰的支持。数据显示,到2023年9月,欧洲的对乌军援已超过美国。

  但正如“豹”式坦克暴露出问题,欧洲其实无力完全兑现其援助承诺。去年欧盟承诺一年内向乌克兰提供100万枚炮弹。而一年多后,乌克兰方面表示仅收到了大约一半的资金和弹药。正如瑞典外交大臣托比亚斯·比尔斯特伦此前所言:“欧盟现在必须增加武器、弹药和物资的生产,以便长期援助乌克兰。”挪威国防学院教授雅各布·卡尔斯博也认为,“欧盟必须认识到欧洲国防工业目前还不够好”,欧盟亟须在未来几年加强欧洲的国防工业。

  随着俄乌冲突的延宕,欧盟显然将持续对乌军援视为其政策优先事项,但资金、供应能力与政治意愿是影响欧盟援乌的三大核心因素。若无与需求匹配的国防供应能力,再多的资金与意愿最终都只会导致“肥水流向外人田”。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国防工业战略》。这是欧盟首个有关欧洲国防工业的战略,明确了加强欧盟国防工业能力目标愿景,以及国防工业战时转型的举措,呼吁欧洲军队买“欧洲货”,体现出了一定的防务独立和战略自主色彩。

  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也表示,欧洲的资金应该用于重启欧洲的国防工业,力推在各项援乌或防务政策中加入“购买欧洲货”的条款。但在当前局势下,他也不得不放弃反对使用欧盟资金在欧盟以外为乌克兰购买武器的立场。3月,法国提出将为捷克在全球市场购买80万枚炮弹援乌的计划提供资金。

  面对老旧“豹”式坦克遭乌方拒收,不少欧洲政治人物担心,那些乌克兰更想要的防空系统、战机和导弹,究竟能不能真正交到乌克兰人的手中。

  自家的安全需求怎么办

  援助不能开火的坦克以及“博物馆中的坦克”看似荒谬,但这其实是很多欧洲国家在军援乌克兰时不得不面对的困局。冲突之下的乌克兰已经变成了一个军援“无底洞”,很多欧洲国家客观上无法把本国军队的现役武器用于援乌。自身国防工业的产能不足,让欧洲国家在军援问题上进退两难。

  比如,瑞典制造的“弓箭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炮弹价格已是2021年的8倍之多。随着各国援乌进程越走越远,以及随之而来的本国对更新军事装备的需求大幅增加,欧洲军火市场的需求达到了空前高度,而欧洲的武器产能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瑞典国防大臣波尔·荣松去年12月表示,“瑞典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困境中。一方面,需要支持乌克兰,为其提供军事援助;而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本国的安全需求得到满足”。

  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欧洲各国有着自己的“算盘”。今年4月21日的欧盟外长会上,各国外长再次就军援乌克兰进行了讨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呼吁各国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反导系统。但会后不少国家都表示,他们更倾向于提供军费支持,不愿直接将“爱国者”交给乌克兰。有些国家表示,可提供一些型号较老旧的防空系统,因为“爱国者”是本国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博雷利在会后只得尴尬表示:“布鲁塞尔没有‘爱国者’系统,‘爱国者’系统在欧洲各国首都,决定权在他们手中。”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7日 12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