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这里是我的心仪之地”——访在深圳为无人机“造像”的台青张晏纶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这里是我的心仪之地”——访在深圳为无人机“造像”的台青张晏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18 04: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同心曲】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筱洁 钟欢欢

  正值中午用餐高峰时段,在深圳一家商场天台的无人机外卖起降点,一袋外卖刚刚从商户处送达,工作人员马上给外卖称重打包。经过流利架,专业技术人员将外卖安置在无人机底部的挂钩上。随即无人机按照规划路线飞往投递柜,消费者在15分钟之内便可等到美味“从天而降”。

  商场天台一侧,95后小伙张晏纶目不转睛观测着无人机外卖起降点运行情况。张晏纶来自台湾省,本科毕业于台湾的成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他一直对电子硬件比较感兴趣,在北京大学读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后,便来到深圳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目前,张晏纶就职于一家外卖公司,担任无人机硬件产品经理。“你可以把我们理解成无人机的‘造像师’,做一款无人机只是个大方向,还需要硬件产品经理把细节一一拆解清楚,推动产品落地。”谈及自己的工作内容,张晏纶打比喻介绍道。

  当前,大城市路面交通网络所承载的流量压力持续增长,用餐高峰时段经常会出现配送不及时的情况。“还有些时候,顾客所在的位置不利于骑手配送,像有些公园,骑手绕湖送餐会花费很多时间,无人机能够高效精准地配送到位。”张晏纶认为,无人机配送不仅能够缓解骑手送餐压力,而且能给顾客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12月,张晏纶所在的公司无人机配送服务共有23条航线,覆盖9个商圈,配送物品除了食物、饮料,还有生活日用品等。

  作为全球硬件生产的重镇,深圳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广阔旺盛的市场前景,吸引着张晏纶投身低空经济领域,扎根深圳发展。

  深圳的科技创新创业模式和产业协同能力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如今,以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已成为深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吸引着像张晏纶一样来自天南地北的青年人才齐聚深圳,站上人生发展新舞台。

  这个学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首条无人机外卖航线正式开通,新航线可将正餐、甜品、果汁等近百种商品“空投”进校内,用户下单后最快约10分钟就能送到宿舍楼前。“这个项目给我印象很深,算是无人机在母校开航了。”亲手“造像”的无人机为师弟师妹送去便利,张晏纶很有成就感。

  除了在深圳获得的机遇,一路走来,北京大学也给予他扎根大陆发展很多的动力。“在北大时,我主动请缨,帮助来自台湾的同学解决一些生活上、学业上的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张晏纶说,在北京的生活让他深入了解了大陆的文化底蕴,而深圳则让他体会到科技创新的无限魅力。

  张晏纶表示,深圳的气候、饮食都和家乡接近,对年轻人包容、友好,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自己的心仪之地。融洽的工作氛围也让他在工作之余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在这个岗位上算是比较年轻的,有时候我去打球就喊着同事一起,这些活动都是我来联络组织。”张晏纶表示自己很乐意联络大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些同事对台湾感到好奇,我也乐于向大家介绍。”

  谈到对于未来的规划,张晏纶非常期待深圳即将出台的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举措。“我们每一个站点都需要气象监测站。目前深圳正准备统筹全部气象数据,共享给相关企业。”张晏纶说,“这样我们的成本会大幅降低。我对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里是我的心仪之地”——访在深圳为无人机“造像”的台青张晏纶

扫码观看视频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8日 1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