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闻随笔】小小音乐班点亮大梦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闻随笔】小小音乐班点亮大梦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6-24 02: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闻随笔】  

  作者:李玉滑

  近日,东北一位老师带学生唱歌的视频在网络走红,网友纷纷表示“被温暖的歌声治愈了”。视频中的孩子们来自黑龙江安达任民镇中心小学,这是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附近村庄的孩子们都在这里读书,视频中的合唱作品正是来自这所小学“村里的孩儿”音乐班。

  学校的音乐班没有水平和天分方面的门槛,唯一的要求就是喜爱音乐。这些孩子当中不少是留守儿童,有的性格内向,有的缺乏自信。但通过音乐这种沟通的语言,很多孩子敞开了心扉,找到了内心的热爱与梦想;音乐班的老师也尝试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在谈心的过程中慢慢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音乐班为乡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在他们心中埋下艺术的种子,也让他们更加开朗自信、积极向上。

  音乐能够将正能量潜移默化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在教唱的过程中,音乐班的老师为孩子们喜欢的流行歌曲重新填词,让歌词内容更加适合孩子们演唱,激发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爱生活的热情。改编后的歌词不仅充满正能量,还融入了不少地方元素。

  “暖阳下我迎芬芳,为家乡把歌唱,黑色的土地多么宽广,养育了我成长。北方姑娘的小倔强,它代表着坚强,小伙子生活的向往,勇敢追求理想。”在悦耳的歌声中,这些歌词被孩子们牢牢记在心间、化为滋养他们心灵的雨露。学校的老师们改编了几十首流行歌曲,并把记录孩子们学习音乐和合唱歌曲的视频上传到视频平台,很快赢得大量点赞。经过改编的励志版流行歌曲在不少中小学校的课堂上传唱,这些经过二次创作的音乐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开来,纯真的童声把美好与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音乐是乡村美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五育”之一的美育,多年以来一直是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何让美育滋润乡土课堂,如何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美育,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以艺术教育为抓手的美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短板被加快补上,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得以通过艺术教育学习美、欣赏美、创造美。希望更多“村里的孩儿”音乐班出现在广袤田野上,让学生们在因材施教的艺术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涵育乡土情怀,增强自信,提振精气神。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悠扬的歌声不仅为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带去改变,也将使他们脚下的土地绽放新的光彩。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4日 02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