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光明时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协力攻关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光明时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协力攻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02 03: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时评】

  作者:刘雅琦、叶中华(分别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评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近日,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在此之前,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速,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不仅是现代社会高效运作的基石,更是科技整体水平提升的有效印证。北斗授时从最初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到如今广泛在金融、电力、通信、交通等各行各业落地,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又一闪亮名片,充分彰显了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北斗导航点赞:“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新型举国体制以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为前提,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对于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更多领域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北斗系统建设历经“三步走”战略,自2000年10月发射第一颗试验卫星,到2020年6月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完成部署,历时20年,累计44次发射。北斗授时的成功,源于技术上的突破,更得益于国家层面精准而深远的战略布局、主体层面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格局,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前沿技术领域正在发生多点突破、相互支撑的链式变革,更需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战略部署,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产生一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迫切需要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嵌入、协同共生,创新链通过原创技术策源、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产业链通过技术需求阐释、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链迭代升级。在北斗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相关成果应用、产业孵化、产品推广、运营服务也在不断“沿途下蛋”,手机定位、驾驶导航、共享单车等众多耳熟能详的产品离不开北斗系统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服务。基于北斗系统,很多科创企业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开展北斗芯片模块研发、终端设计制造、系统运营服务、应用场景拓展,有力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提高产品和服务可及性,助力构建“北斗+”产业发展生态圈,推动北斗“从天边到身边”。面向未来,应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联结者、协调者和集成者作用,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优化技术需求阐述、强化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技术转化应用,让科技创新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跃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开放创新体系,迫切需要深入推进国际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引领力。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在建设过程中,北斗系统始终鼓励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时刻保持与外部世界的高频互动,提倡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兼容互补操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球范围内已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署合作协议,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在当前国际科技合作形势日益严峻的环境下,更需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增进科技创新领域的互信互利,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凝聚智慧,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02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