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15 04: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观察】

  我国是文物大国,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大量待修复文物深藏于文博单位库房之中。文物修复与保护,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来支撑。然而,我国现有的文物修复人才与文物数量不甚匹配,其中具备精湛修复技艺与知识水平的文物修复师更为稀缺。

  用匠心和妙手守护千年文脉的“文物医生”缘何奇缺?如何推动文物修复人才培养?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亟待文保行业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和解决。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中国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系学生在进行陶瓷修复课程实践。资料图片

  1.文物的抢救性保护至关重要

  文物是人类历史生活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研究、艺术、科学考古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所有被称为文物的文化遗产的共同点,就是不能再生产,只能最大限度地将其长久地保存下去。彩绘陶器、壁画的褪色剥落,金属类文物的有害锈蚀,木构、纸张的腐朽、虫蛀和霉变……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类文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延续它们的“生命”,再现它们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文物修复与保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籍修复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古籍消亡的速度。”古籍修复是文物修复中纸质文献修复最大的业务。采访中,一位资深古籍修复师表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但时间的流逝让大量古籍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大量因酸化而变黄、变脆的纸质文献需要先进技术和工艺的保护,“抢救它们,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文物的抢救性保护至关重要。全国各大文博机构、民间机构有大量艺术品因保护、保存不善而遭到损坏,还有许多艺术品由于年代久远而自然老化,亟待专业性的修复和维护。”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王颖生说。

  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现有各类文物机构10562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518个、博物馆5132家,从业人员16.24万人。算下来,每个机构平均仅有15人从业,文物修复师数量则更是少之又少,平均每个机构不足1人,优秀的文物修复师比珍贵文物还稀少。人才缺口大,成为当前制约文物修复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明刻本《六书通》修复前。资料图片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明刻本《六书通》修复后。资料图片

  2.文物修复人才缘何奇缺

  由于年代久远、文物形式多样,书画、陶瓷、建筑等不同门类的修复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各有不同,而每个门类之下,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美术学等多学科知识。

  “以园林建筑彩画为例,一名彩画工不仅需要掌握木工、建筑知识,还要有美术学基础,会画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等。”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建油漆彩绘”代表性传承人李燕肇说,“建筑彩绘既是技术也是艺术,不沉下心来十几年打底子,是不可能做好的。”

  今年58岁的李燕肇,从16岁开始学习园林古建彩绘,曾负责故宫太和门东西庑房及周边建筑群的彩画修缮大型工程。多年从事古建筑彩画保护及修复工作,李燕肇深感人才传承的重要性。他表示,随着技艺纯熟的传承人、匠人们退休离岗或辞世,许多原来习以为常的文物建筑修缮技艺逐渐变成了绝学,甚至濒临失传。

  为了传承古建筑彩绘技艺,园林古建非遗传承中心专门开设了传承人工作室,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实操人才,储备人才力量。即便如此,修复技艺的传承仍然面临人才难接续的困难。

  李燕肇说:“园林古建工作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工作环境艰苦。虽然现在有很多修复专业的大学生,但愿意真正进入一线工作的很少。而一线建筑工人则普遍缺乏建筑理论知识和美术基础,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修缮问题。”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在拼接壁画图像。新华社发

  随着科技进步,文物修复已不单单是手艺活,而是变成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跨学科专业。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故宫文保科技部不仅有书画、钟表、金石、陶瓷、织绣等多门类的文物修护工作室,还专门设立文物科技实验室,配备国内外高科技的扫描、检测仪器,帮助分析和研究文物的年代、材料、制作工艺等信息。为了适应高科技的需求,其准入机制也是高门槛,所招聘岗位多要求博士学位。

  高学历、跨学科,成为文博机构招聘的一大特点。以2024年上海博物馆招聘为例,文物科技保护门类下的两个岗位均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有机质文物保护”要求文物保护、应用化学、有机化学、纺织(工程、材料、化学与染整)方向相关专业;“热释光测定年代”要求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物理学、光学、材料学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具有实验仪器操作、运维及数据处理基本技能。

  一位博物馆资深工作人员表示,文物修复是“实践出真知”,即使具备了高学历,真正进入岗位之后,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实际操作训练,才能够成长为合格的文物修复师,而学历门槛的水涨船高,有时候会产生“悖论”——长时间在校学习,反而使得热爱文物修复的年轻人无法快速进入行业,这也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难题。

  3.加快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2021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联合颁布的《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是继2015年“文物修复师”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之后,文物人才队伍建设又一里程碑式事件。标准对壁画彩塑、纺织品、金属、陶瓷、纸张书画等十三个门类的职业功能、技能等级等做出了详细规定,意味着文物修复师职业制度的推行有章可循,有利于促进文物修复行业的专业化、标准化。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西晋青瓷虎子修复前。资料图片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西晋青瓷虎子修复后。资料图片

  近年来,在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大力推动下,一批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相关的本科专业。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材料与修复实验室主任贾鹏分析,此类专业的院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侧重培养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少数院校有文理科交叉、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的课程配置;第二类为综合性艺术学院,如南京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以文科艺考生为培养对象,特点为重艺术与技能,侧重对动手技能方面的培养;第三类为独立建制的美术院校,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特点为艺术与科技两手抓,注重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业建设。

  王颖生介绍,目前一些修复专业院系的科学实验室配备了国际一流的科研仪器,比如扫描电镜配EDS、显微拉曼光谱仪、离子色谱、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等。“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绘画造型能力,同时又要具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对材料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利用科学设备进行艺术品修复的技能。”王颖生说。

  文物修复专业的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完善中。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文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物修复与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专业方向。

  针对长期存在的文物产教“合而不融”问题,意见指出,要重点强化产教融合,将认定一批文物产教融合基地,主要考察职业学校、文博单位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实施学业考核评价,推进教学改革;同时,支持文物行业业务骨干、全国技术能手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职业学校教师到文博单位挂职锻炼。

  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人才队伍建设,重塑符合新时代文保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方能更好筑牢文保事业发展根基。“随着教育部门积极支持文物修复相关专业建设发展,该专业方向的中高职、本科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文物修复资质逐渐向社会企业开放,文物修复师队伍数量将在社会层面上得到极大补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张晓彤表示。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梅、于园媛、方莉)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15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