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埋在心底的感谢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埋在心底的感谢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8-23 05: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吕振

  在我的脑海中,经常会浮现这样的情景:在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一位七十多岁、视力衰退的老者,前倾着身子坐在电脑前,用大号字艰难地为我解答学术问题;夏日里,他顶着太阳,去邮局给我这个并不熟识的远方学子寄书。

  这位老者,便是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先生。

  十几年前,我还在青岛大学中文系读书,在帮助冯光廉先生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王得后先生致冯先生的一封毛笔信札,上面写着王先生的电子邮箱。王先生是研究现代文学的老一辈学者,1934年生人,这一代学者会上网的很少,王先生却能够自如地收发电子邮件,可见他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挑战自己。

  我喜欢读先生的文章,此前已经读过他的学术著作《两地书研究》《鲁迅心解》和随笔集《垂死挣扎集》。经查阅得知,他还出版过《人海语丝》《世纪末杂言》等杂文集。然而当时青岛像样的文史类书店不多,许多学术著作难觅。于是想给先生写封邮件,问问他是否还有存书。邮件发出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先生的回信,他说他会到鲁迅博物馆的书屋找一找。后来,先生专门去了一趟,却没找到书。为了对我的阅读热情表示鼓励,他寄来了他的夫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赵园老师签赠的一本著作。

  王先生以研究鲁迅名世,于是我在阅读和研究鲁迅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会给先生发邮件请教。有一次,我问起先生某个题目值不值得做,从何处下手,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先生回复说:“学术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发现,恰如天文学家观察星空一样,根柢在非常熟悉对象,发人之所未发。不读原著,不熟悉原著,仅凭一点观感,是难成大的成就的。”先生的话,让我逐渐冷静下来,知道了自己的盲目,知道了学术研究要坐得住冷板凳,要认真阅读原著,有了知识的积累和真切的人生体验后才有发言权。先生的话,我一直谨记。

  2012年春天,我的硕士论文《论鲁迅书信的当代意义》开题在即,我想听听王得后先生的意见,于是给他发去邮件。同样是在第二天便收到了先生的回信:“我双目黄斑变性,视力大减,已经不能读书读报,只能在电脑上把字放大,阅读与写作。但我愿意拜读您的大作。……‘书信’‘日记’,初衷本是不发表,不给公众看的,似乎不说‘著作’更准确,换一个名词如何。虽然如此,已经公开发表,它的意义自然起了变化,不妨碍人们研究。只是正如您开题报告后面也提到的,不能不看到它的‘私密性’。因为收信人不同,写法、内容也不同,有些是‘应酬’,不可不注意。”

  先生在信中还提到一件事,说鲁迅博物馆有一个“鲁迅全集检索系统”,如果我没有可以发给我一个,在电脑上自动安装就能使用了。“自然,这只是工具,功底还在自己熟读《鲁迅全集》。比如书信,鲁迅对收信人的称呼不止一个,必须分别输入每一个称呼,才能检索齐全。”这对于研究鲁迅的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检索系统可以让研究者节省大量时间。先生跑了一趟邮局,给我寄来一个光盘,检索系统顺利安装。

  2013年我从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学术研究,就没敢再叨扰先生。然而在我的书架上总是放着先生的两摞著作,有先生多年前出版的书——是我从旧书网站上购来的,也有近年出版的新作。先生既搞学术研究,也坚持写杂文随笔,两条腿走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得很好。先生认为,研究鲁迅而不写杂文,是说不过去的,那样就不能深层次地了解鲁迅。

  去年秋天,我和友人去北京的一处养老社区看望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我知道王得后先生和赵园先生也住在这里,于是想去看望。然而钱先生告诉我,他们夫妇眼疾较重,得后先生的眼睛几乎看不见了,很难接待访客,于是作罢。我为二位先生的身体状况担忧,也为无缘相见而深感遗憾。

  记得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曾提到这样一件事,妻子赵园问他,如果有下辈子,你会选择怎么生活?先生说,如果真有来生,我还是要研究鲁迅。这让我心头一热,充满感动。先生何幸,与鲁迅精神相遇;青年学子何幸,有这样内心赤诚的先生答疑解惑。在与先生交往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深远的教益,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在此,我想向未曾谋面的先生道一声“谢谢”,同时祝福先生90岁生日快乐,学术生命长青!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23日 15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