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何晓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据报道,广东省通过跨境电商帮助57个县市链接国际市场,提升县域产业活力和集聚效应,产生了显著效果;河北省保定市通过电商赋能2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电商产业的高速发展,2023年,保定市网络零售额达到476.5亿元,同比增长25.8%。放眼全国,类似案例还有很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县域产业集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有2800多个县域,各县域互联网基础设施、产业基础不同,电商和产业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一些地区的县域企业规模小、产业门类分散,主要依赖线下渠道开展销售。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拥有一定规模、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有若干个比较知名的企业品牌,具有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产业链互补的优势,通过电商销售和传统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市场,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比如,常年位居百强县之首的江苏省昆山市,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具备从原材料、生产制造到出口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同时,昆山市政府也积极打造产业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平台等服务机构,赋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过,对于大部分还未发展起来的中国县域产业带而言,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拓展销售渠道方面还有一定发展空间。而“电商+产业带”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县域的一些优质产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或网络销售方式链接到更大的市场,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加,推动产业的高速发展。
改善县域电商基础设施,推动农产品转型升级。我国县域和乡村的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网建设取得很大发展,但县域仓储和物流系统等电商基础设施还需加强建设或者优化。具备向电商市场发展的县域,应在电商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上下功夫,助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产业的规模化。比如湖南省永顺县与电商平台合作,建成湘西州第一个电商产地仓,把猕猴桃、柑橘等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冷链物流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推动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鼓励和吸引电商平台和服务机构入驻县域,塑造县域知名品牌。县域存在一些生产能力较强、品质较好但缺乏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比较依赖传统线下销售渠道,导致发展受限。通过电商平台、县域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专业机构的运营,通过专业设计服务公司的品牌设计、营销策划,县域企业可以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找准品牌定位,提升这些品牌在国内外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如福建省漳州市通过跟一些平台托管和半托管的合作,使“水培香蕉”迅速成为一个销售爆品,实现月订单三位数的增长。
孵化和培育县域电商人才,吸引年轻人返乡。县域产业发展的不足导致年轻人外流。县域可以通过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直播基地等为电商从业人员开展电商运营培训,组织电商技能大赛,提供电商服务咨询等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外聘专家等方式建立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出台吸引和激励电商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有利于电商人才发展的营商环境。与电商结合的新业态可以创造有竞争力的就业岗位,吸引在外就业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比如,山东省曹县的汉服产业集群共有上下游企业2100多个,网店12000多家,从业者近10万人,累计吸引了5万多名返乡创业者,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交通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在县域的完善,“电商+产业带”的发展模式给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打造县域品牌,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创业。要推动“电商+产业带”模式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县域电商基础设施,吸引电商平台和服务机构入驻,培育电商专业人才。随着县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电商+产业带”模式将会推动更多的县域实现产业集聚和数字化转型,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9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