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百年弦歌萦天山——新疆大学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实践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百年弦歌萦天山——新疆大学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实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9-20 03: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各民族命运始终同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讲清楚这些,不是个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问题。”“立德立什么?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进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巍峨天山,环绕着戈壁无边。在这大自然之间,陶冶着新社会的青年,民族的命运担在双肩……”初秋时节,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新疆大学校园,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不同民族的年轻学子们在草坪上围成一圈,为即将到来的百年校庆活动练习校歌合唱。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各民族命运始终同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讲清楚这些,不是个简单的认识问题,而是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问题。”“立德立什么?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进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两年多来,新疆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意志,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兴疆固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朝着加快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不断迈进。

  日前,本报调研组一行深入新疆大学,采访教职工团队,与专家学者及学子们座谈交流,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百年弦歌萦天山——新疆大学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实践

新疆大学博达校区。新疆大学提供

百年弦歌萦天山——新疆大学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实践

新疆大学解放楼(校史馆)。新疆大学提供

百年弦歌萦天山——新疆大学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索实践

新疆大学2023届学子顺利毕业。新疆大学提供  

  1、从学术讲授到情感共鸣

  清晨,站在新疆大学博达校区1号教学楼窗边,向东眺望,博格达峰的雪顶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玉欢正在给学生们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特别强调了“唯物史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马玉欢从中华民族的起源讲起,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情况,特别指出近代面临帝国主义入侵时,梁启超等有识之士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以及在抵御外侮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觉醒。在阶梯教室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记录,不愿错过任何细节。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内心深处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调研组在教授李乐的带领下,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院109智慧教室,观摩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并了解了课程设计。李乐介绍,从本科生到博士生,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要参加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学习。在过去两年中,近2万名学生接受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副教授遇恒勇在课堂上讲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以及近现代各族人民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历程。这些历史事实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在新疆大学校园内,调研组遇到了刚刚下课的维吾尔族学生古扎努尔·玉素甫。今年暑期,古扎努尔作为“新疆大学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负责人,前往吐鲁番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调研。

  “在暑假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更加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开展的重大意义。”在暑期调研报告上,古扎努尔写下了这段话。据了解,宣讲团自2022年10月成立以来,团队的22名成员先后走进社区、企业、医院等处为各族群众开展宣讲。

  “开展主题实践调研是为了更好、更鲜活地讲好新疆故事。我要用我的行动和声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智慧。”古扎努尔说,今后她将不断挖掘身边人、身边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接地气的语言继续讲好新疆故事。

  走进新疆大学校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教授孟楠正在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新生们介绍新疆的历史。这是学院和基地共同开设的一门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这门课程的设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新疆自古以来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

  校史馆展示区内陈列的新疆各地出土的契约、中华典籍、户籍等文书,以及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等文化遗产的照片,都在讲述着从汉代开始,各民族共同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内地博士生杨雪芬表示,校史馆丰富的史料和教授生动的讲解激发了她想要更多了解祖国西北边陲发展脉络的愿望。

  从曾经的学子到如今的学人,再到未来的教育者,一代代人薪火相传。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丽在整理书柜时,再次打开了一封珍藏了30年的信。“这封信是1993年由新疆大学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奠基者刘冠章写给我的。信的开头写道:静下心来,备好开学第一堂课。一页半的信,叮嘱我要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同时介绍了专业的新发展,以及要收集的课题资料清单和书目。”杨丽说。

  在那个矢志奉献的年代,以刘冠章为代表的一批内地青年教师,放弃了内地优渥的条件和待遇,扎根边疆50年,为新疆大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影响力增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会像我的导师一样,将新大红色文化的百年发展史、一代代新大人的接力长征,以及这封信背后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共同传承新疆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杨丽说。

  2、持“思想罗盘”走上“理论高地”

  在新疆大学红湖校区的一角,坐落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科研楼,这里是学院的心脏地带。在绿树的掩映下,白发苍苍的资深学者和充满活力的青年学子们步履匆匆。

  2020年2月,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文,批准新疆大学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这一决定标志着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迈上新的台阶。

  “学校迅速响应,落实基地实体化建设的要求,并选择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设立办公地点,从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与学院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军介绍。

  近年来,学院和基地致力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等关键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红湖校区10号教学科研楼的展陈室内,展示着基地近年来的重要学术成就:一本本专著、研究报告,一篇篇学术文章,以及众多科研和教学成果,为这个简朴的空间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根据总书记的指示,全校各学科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张建军列举了学院出版的36部专著,如《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和《乾隆时期清朝与哈萨克诸部关系研究》,以及发表的283篇高水平论文和报刊文章,如《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唐代戍边生活的考古学研究》和《论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特征和原创性贡献》。此外,学院还与阿勒泰市、吐鲁番市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地方政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工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基地的学术声誉,也为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张建军强调。

  面对调研组关于如何加强基础研究的提问,孟楠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尤为重要”。

  3、用历史之镜映照实践之路

  中华民族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形成到自觉发展的历程。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内地与边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历史?新疆大学的回答是,要以红色文化为根基,从历史中走来,向着实践迈进。

  这天,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阿迪莱·麦提图尔荪正在为校庆活动《百年庆典师生献词》紧张排练,“在新的征程上,我要把红色基因传递给每一位新大学子,激励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9月21日,新疆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自1924年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成立,到波澜壮阔的抗战年代,俞秀松、林基路、杜重远、张仲实等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来到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出“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教育思想,推动了抗日救国运动,学校因而被誉为“抗大第二”。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冯昆介绍,20世纪60年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一批优秀党员青年教师来到西北边疆、民族地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了“马列部”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快速发展。

  历史承载着荣耀,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两年来,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作用,新疆大学对校史馆进行多次调整,使展陈内容更丰富,让红色精神传承板块成为亮点;成立校史研究会,汇聚全校研究力量,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同时,通过排演《抗大第二颂》等短剧,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红色精神。如今,校史馆访客量从年均1万多人次增长到3万多人次,成为展示新疆大学历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工作人员布威艾妮排·多里坤分享了她在校史馆工作的经历。她表示,通过讲解校史,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新疆的历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实践教学资源,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单位合作,共同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新疆地方文化的平台。

  学院和基地每年组织15个团队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师生们深入南北疆的基层,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维吾尔族学生玉丽吐孜·尼加提表示,通过调研,她不仅看到了新疆如今的发展成就,更意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心中温暖的家园。

  4、经验与启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调研组认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时代使命,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优势和特色,全面系统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来实现,从学理上讲清楚、弄明白,更要从知识体系上加以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内在的价值导向、知识体系、形式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求同向同行,二者可以形成合力。在实践中,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专题形式融入本硕博思政课、编入相关教材教辅。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阶段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在各地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基地、为研究生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组织假期师生调研队等方式,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牵引产出高质量成果。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优势特色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牵引,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方面集中力量攻关,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可以以学院和基地的形式,形成“方向聚焦—团队攻关—平台支撑—成果产出”的良性科研机制。聘请学科知名专家担任负责人,整合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攻关团队。同时,设立专项出版基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研项目,支持科研团队开展专项研究。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意识形态领域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承担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涉疆对外舆论斗争和基层理论宣讲等社会服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举旗定向作用。例如,通过开展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研究,服务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思想基础,增强“五个认同”。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等事实,有力回击美西方反华势力的污蔑、抹黑和谬论。

  打造一支忠诚于党的边疆教育事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大幅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品行作风和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是教师授课的首要条件,应严把思政课教师入口关,常态化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机制,大力培育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教授工作室,组建多民族思政团队,打造专兼结合的多民族思政干部队伍,培育本科思政工作教研团队和研究生思政工作教研团队,全面提升育人成效。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光海,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王玉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雅茜、谭森;光明日报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0日 05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